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属于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源于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具有特异性的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常以中性粒细胞增多起病,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针对BCR/ABL融合基因产物的分子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面向疾病风险智能预测研究全生命周期的电子病历数据质量需求模型,为电子病历数据集质量建设和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以机器学习全生命周期为过程,进行电子病历数据质量需求分析。首先通过文献内容分析,归纳疾病风险智能预测模型构建研究过程各阶段所涉及的主要数据活动;然后根据各阶段所采取的数据活动识别对电子病历数据质量的具体需求;最后对各阶段的具体质量需求进行聚类,形成质量需求维度。结果 构建了一个环形的面向疾病风险智能预测研究过程的电子病历数据质量需求模型。模型内核为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特征表示、特征选择与提取、模型训练、模型评估与优化、模型应用7个核心任务阶段;中间为各阶段的主要数据活动;外围为可操作性、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4个核心质量需求维度。结论 构建的模型能够为真实世界电子病历数据治理和质量建设提供参考,助力其向真实世界证据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以掉落在地面上的食物为对象,研究不同时间对其表面所沾染细菌数量的影响,进而达到指导饮食健康的目的。方法:本实验选取馒头,面包,苹果,橙子这四种家庭常见的食物为研究对象,使用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对其分别接触地面0s、3s、5s、10s、20s后所沾染的大肠杆菌数量进行研究。观察培养基的菌落形态并进行数量分级。结果: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中可见乳白色菌落生成,相同食物中菌落数量和接触时间成正相关。不同食物在同一接触时间内菌落数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掉落食物表面是否沾染大肠杆菌尚不能确定,需进一步精准检测。掉落食物表面沾染的细菌数量与接触时间有关,但细菌的种类需进行鉴定。因而“五秒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这篇数据论文介绍了2009~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Chinese Migrants Dynamic Survey,CMDS)的数据。CMDS是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全国流动人口的多年度大规模全国性横断面调查。调查对象为15岁以上的国内流动人口,样本取自中国流动人口信息系统,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和概率比例-大小(probability proportional-to-size,PPS)聚类抽样策略进行抽样。2009年至2018年,共有来自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的1,527,650名流动人口参与了该调查。调查工具是由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设计的一系列具有高度继承性和一致性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流动状况、医疗保健或健康行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社会保险情况、社会融合情况、计划生育情况等。该数据集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关于中国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提供了有关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医疗卫生和健康行为、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社会融合和计划生育的信息,对医疗卫生规划、卫生决策和卫生公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眉下切口提眉术中, 采用中央下蒂法眼轮匝肌瓣折叠填充矫正上睑凹陷的效果。方法 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上睑皮肤松弛伴凹陷的女性患者39例, 年龄36~63(47.1±6.3)岁。提眉术中保留皮肤切除区域眼轮匝肌, 并形成以切口下缘中央部为蒂的肌瓣, 向深面反折填充于眶隔前间隙, 术后6个月采用Park法分级标准比较手术前后效果, 并分别由医师和患者按全球审美改善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单侧上睑血肿, 局部针刺抽吸后愈合。2例患者出现单侧切口单发硬结, 随访6个月逐渐消失。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39例患者均随访6~12个月, 术后6个月全球审美改善量表评分显示, 医师(4.12±0.95)分、患者(3.82±1.27)分;Park法评估显示术后上睑凹陷矫正程度明显优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72, P<0.001)。结论眉下切口提眉术中用中央下蒂法眼轮匝肌瓣折叠填充能在矫正上睑皮肤松弛的同时较好地改善患者上睑凹陷, 该术式能充分利用局部组织, 简单易行, 效果确切持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基于电子病历的表型分析流程、主要方法、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梳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参考文献回溯等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并经人工筛选后获得53篇文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表型分析的一般流程,对表型定义及表型算法开发、验证和共享进行了综述,最后归纳了表型分析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结果:表型分析的数据来源丰富,包括开放医学资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电子病历数据等,表型算法开发的方法逐渐从基于规则开发向无监督学习开发转变,但目前电子病历数据的利用仍有很多挑战和困难有待解决。结论:今后应继续致力于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增加数据来源和种类以提升表型算法的效果,同时还应加强表型分析相关研究的共享和传播、扩大表型分析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梳理和归纳国内外急性肾损伤预测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参考文献回溯等方法从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文献,经人工筛选后获得84篇文献,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3方面对其进行述评。结果:预测标志物挖掘、发病风险预测、预后预测是目前急性肾损伤预测研究的3类核心主题。相关性分析、传统回归分析、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共同构成急性肾损伤预测研究方法体系,并且深度学习更受重视。真实世界电子病历数据正逐步成为急性肾损伤预测研究的主要数据类型。结论:未来急性肾损伤预测研究可围绕新型标志物挖掘、基于多模态数据预测、医学领域知识和数据融合驱动、连续动态预测等关键点展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现有资源构建专病知识图谱,为临床决策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持。方法:以心力衰竭为例,首先明确疾病、检查、手术、药物、科室、症状、解剖学7类顶层语义概念以及2类属性和14类语义关系,其次复用现有词表、本体按照语义概念类型分别进行层级关系构建和同义术语归并,最后利用知识库资源进行语义关系抽取和同义术语归并。结果:形成包含524个概念、4 360对语义关系的心力衰竭知识图谱。结论:利用现有词表、本体和知识库资源采用知识融合的方法可以实现专病知识图谱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完善健康医疗科学数据分级保护,促进数据安全共享、充分利用,提升数据资源价值。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并开展多轮专题专家小组讨论,研讨健康医疗数据分级的原则、规则和实施步骤。结果/结论基于健康医疗科学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要求,构建健康医疗科学数据分级指南,提出健康医疗科学数据分级的具体原则、评级规则与实施步骤,为健康医疗科学数据生产、管理及应用活动中的数据分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