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并总结临床上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对我院的患者在进行术前处理后,将患者断端剥离并与接骨板固定接合,在于患者的断端相结合,关闭切口。结果在我院经过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后,所有的患者都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任何胸内感染或者胸腔感染的并发症。结论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明显得到缓解的优越性,能够使患者在术后能够有效咳嗽排痰,因此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简单安全可行的方法,而且在手术后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潘家东 《安徽医药》2012,16(12):1845-1846
我院近5年共收治心脏枪击伤病人2例,经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有效手术治疗均已痊愈出院,现将基层医院对心脏枪击伤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男,48岁,因误被自制土枪(散弹枪)击中胸部15min入院。入院后查体:神志模糊,HR:130次/分,窦性,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孔电视胸腔镜与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将霍山县医院普胸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2例周围型NSCLC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60例)和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组(6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包括手术效果(淋巴结清扫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日平均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围产期死亡;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03. 9±40. 3)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日平均引流量为(79. 722±20. 676)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6. 223±1. 312) d,术后镇痛时间为(2. 671±0. 912) d,平均住院时间为(11. 887±3. 071) d;标准开胸组术中出血量为(254. 554±87. 158)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平均日引流量为(126. 363±33. 741)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3. 181±3. 257) d,术后镇痛时间为(9. 453±2. 176) d,平均住院时间为(20. 092±5. 514) d,两组统计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周围型NSCLC能达到标准开胸手术的根治要求,且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排气与延迟排气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疗效的差异,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2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两组,对早期排气与延迟排气治疗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排气组抽气1次成功率为11.11%(5/45),抽气2次为28.89%(13/45),转手术率为13.33%(6/45),而延迟排气组分别为61.70%(29/47)、25.53%(12/47)、4.26%(4/47);平均住院时间:早期排气组为(8.3±6.9)d,延迟排气组(3.5±5.7)d;随访1年后,发现早期排气组气胸复发率为22.22%(10/45),延迟排气组为2.21%(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延迟胸穿抽气处理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较传统立即穿刺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潘家东 《安徽医药》2012,(9):1305-1306
目的探讨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方法将同期收治的94例食道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设立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日引流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泵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日引流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泵留置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在手术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小切口开胸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术后胸引管及镇痛泵留置时间短、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术侧肩关节及上肢活动障碍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单孔电视胸腔镜与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将霍山县医院普胸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2例周围型NSCLC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60例)和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组(6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包括手术效果(淋巴结清扫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日平均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围产期死亡;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03.9±40.3)mL,术后胸腔引流管日平均引流量为(79.722±20.676)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6.223±1.312)d,术后镇痛时间为(2.671±0.912)d,平均住院时间为(11.887±3.071)d;标准开胸组术中出血量为(254.554±87.158)mL,术后胸腔引流管平均日引流量为(126.363±33.741)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3.181±3.257)d,术后镇痛时间为(9.453±2.176)d,平均住院时间为(20.092±5.514)d,两组统计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周围型NSCLC能达到标准开胸手术的根治要求,且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Heller加带蒂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开始,该科用改良Heller加带蒂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4例,通过对比手术前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以及手术后24 h食管pH值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用改良Heller加带蒂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前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等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Heller加带蒂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手术简单,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复发几率小,术后反流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5~1992年共收治重度腹部闭合性损伤50例。临床资料男41例,女9例,年龄3~80岁,死亡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65岁。死亡10例中,多发伤7例,单纯性肝破裂、脾破裂、肠破裂各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将已确诊为胸外伤性ARDS的患者随机地为两组,分别交替进行东莨菪碱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实验组和综合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治愈率(23/26)明显好于对照组(13/20);对ARDS患者来说,应用东莨菪碱治疗越早越好,剂量必须达“莨菪化”和“个体化”;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后应逐渐停药,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结论:东莨菪碱对改善ARDS患者肺部微循环障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阿伐曲泊帕联合升血饮、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3月—2022年3月霍山县医院收治的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化疗后采用阿伐曲泊帕联合硒酵母治疗,观察组化疗后采用阿伐曲泊帕联合硒酵母、升血饮治疗。比较2组疗效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水平、血小板最低值高于对照组,血小板≤50×109/L的时间、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血小板输注率、Ⅲ度以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倦怠乏力、纳差食少、少气懒言等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短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PTT短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