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 优化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CMCS/OSA)复合水凝胶制备工艺,并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方法 制备氨基与醛基比例分别为2:1、1:1、1:2的CMCS/OSA复合水凝胶,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流变学检测、黏附拉力测试、溶胀率分析及细胞实验等方法评价复合水凝胶的微观形态、物理特性以及生物相容性,以制备满足软骨再生领域需求的水凝胶。结果 氨基与醛基比为1:1时,制备出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适宜的成胶时间、较强的黏附力及稳定的溶胀率等性质,对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氨基与醛基比为1:1时制备出的CMCS/OSA复合水凝胶是软骨组织工程优异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重介导脑靶向脂质体(RVGPR9-SSL)作为递送载体对阿霉素(doxorubicin, DOX)血-脑脊液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渗透率的影响,为脑部药物递送提供新的策略。方法 利用前期构建的双重介导脑靶向脂质体(RVGPR9-SSL)作为载体包载DOX(DOX@RVGPR9-SSL)。培养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MVEC),在体外构建BBB模型,通过4h渗漏实验、跨膜电阻值(transmembrane resistance value, TEER)测量、扫描透射电镜(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观察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等,鉴定体外BBB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在BBB模型构建成功后,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a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RVGPR9-SSL体跨越BBB后的完整性。通过对比分析脂质体给药前后,BBB的形态以及TEER值,考察RVGPR9-SSL跨越BBB后对BBB完整性的影响。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考察DOX@RVGPR9-SSL的BBB渗透率。结果 RVGPR9-SSL的包封率为97.25%。构建的BBB模型的TEER值均>200Ω·cm2,并通过SEM观察到BMVEC细胞排列紧密,存在着明显的紧密连接,说明体外BBB模型成功建立,可用于考察BBB渗透率。DOX@RVGPR9-SSL4h累积BBB渗透率>10%,显著高于游离DOX的4h累积BBB渗透率。给药后BBB与DOX@RVGPR9-SSL均能保持较好的完整性。结论 RVGPR9-SSL可以显著提高所包载的DOX的BBB渗透率,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是非常有前景的脑部药物递送载体。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织工程修复颞下颌关节缺损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但是颞下颌关节组织工程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集中在关节盘或髁突组织再生修复上。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这两种组织结构相关的种子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本文分别对颞下颌关节盘和髁突组织工程研究现状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化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CMCS/OSA)复合水凝胶制备工艺,并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方法 制备氨基与醛基比例分别为2:1、1:1、1:2的CMCS/OSA复合水凝胶,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流变学检测、黏附拉力测试、溶胀率分析及细胞实验等方法评价复合水凝胶的微观形态、物理特性以及生物相容性,以制备满足软骨再生领域需求的水凝胶。结果 氨基与醛基比为1:1时,制备出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适宜的成胶时间、较强的黏附力及稳定的溶胀率等性质,对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氨基与醛基比为1:1时制备出的CMCS/OSA复合水凝胶是软骨组织工程优异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张琦  滕彬宏 《浙江医学》2024,46(5):454-458
目的探讨RGD多肽修饰的酰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基质能否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行为活性并促进其成软骨向分化。方法RGD多肽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接枝于酰化的海藻酸钠。光引发剂与酰化海藻酸钠的双键在紫外光照射下交联成胶。通过CCK-8实验、扫描电镜、细胞骨架染色、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blot和RT-PCR评价功能化水凝胶对BM-SCs增殖、成软骨向分化的作用。结果相较于未接枝组,RGD多肽修饰的酰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可以促进基质内BMSCs形态延展并出现聚集。接枝RGD多肽后,无论在二维还是三维培养体系中,BMSCs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未接枝组。经过成软骨诱导培养后,RGD多肽修饰的酰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可以更好地促进BMSCs凝聚和成软骨向分化。结论接枝RGD多肽的酰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可以更好地促进BMSCs增殖、成软骨向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丝素蛋白(SF)-软骨脱细胞外基质(CECM)仿生支架材料,检测其理化性能特性。方法 采用改良温度梯度热诱导相分离(TIPS)技术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出CECM取向支架,然后将CECM浆料与制备好的SF溶液按照质量比1∶1混合后配制成质量分数6%的浆料,通过TIPS技术制备出SF-CECM复合取向支架。对SF-CECM复合取向支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组织学染色,同时测定支架孔隙率、吸水性以及力学性能。结果 SEM观察可见,支架横断面呈多孔网状结构,纵剖面呈垂直的管状结构。组织学染色显示复合支架脱细胞彻底,有蛋白多糖、胶原成分,与天然软骨成分相似。支架孔隙率、吸水率和纵向压缩弹性模量分别为95.733%±1.010%、94.309%±1.302%和(65.40±4.09)kPa。结论 SF-CECM复合取向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有望成为较理想的组织工程软骨支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软骨细胞外基质(CECM)取向多孔支架,评价其理化特性及对脂肪干细胞(ADSCs)的相容性。方法 切取新鲜猪关节软骨片,匀浆后离心筛选出直径50~500 nm左右的软骨纤维,经Triton X-100脱细胞后制备成浓度6%的CECM浆料,通过定向结晶和冷冻干燥后交联即得CECM取向支架。对CECM取向支架的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 CECM取向支架横断面为均匀的多孔网状结构,孔壁上密布软骨纤维,纵断面为垂直管状结构;支架呈苏木精-伊红红染,甲苯胺蓝、番红O、天狼星红染色均呈阳性;支架孔隙率、吸水率和纵向压缩弹性模量分别为95.455%±0.910%、95.889%±1.071%和(40.208±5.097)kPa;ADSCs在支架上黏附和增殖,并均匀长入支架孔隙内。结论 CECM取向支架的成分与天然软骨相似,生物相容性良好,孔隙结构、孔径大小适于种子细胞黏附、增殖和长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