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移动药师协同管理系统在某院住院药品调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在住院药房中使用移动药师协同管理系统,医嘱药品调剂工作即调配、核对和发送过程均实现流程信息化控制。结果 所有医嘱药品平均调剂耗时改善前(2021年1~12月)11.2分/张,改善后(2022年1~12月)8.24分/张,P<0.000 1;以药品数为基本单位的平均调剂耗时改善前后分别为0.001 79分/基本单位、0.001 05分/基本单位,P<0.000 1;其中统领单平均调剂处理耗时从9.92分/张下降至8.63分/张,P<0.000 1;临时医嘱平均调剂处理耗时从6.17分/张下降至4.08分/张,P<0.000 1;长期医嘱平均调剂处理耗时从23.3分/张下降为17.6分/张;长嘱外包药平均调剂处理耗时从5.43分/张下降为1.42分/张,均为P<0.000 1;轨道物流小车平均发送辆次从388辆/天上升至482辆/天,P<0.000 1;医嘱平均发送耗时改善前后分别为50.8分/张、49.5分/张,P=0.113.调剂差错从129件降至81件。临床服务满意度从改善前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通过该病例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个体化方案。方法 在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由初始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支持,最后患者以管饲肠内营养为主,辅以半流饮食,并作疾病的进一步治疗。结果 在临床药师的参与下,医师对患者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患者顺利进入肠内营养支持阶段并辅以半流饮食,为疾病术后恢复奠定了基础。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过程的监护和分析,协助医师优化营养治疗方案,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清远市区果实种子类中药混用情况。方法对清远市区15家医药机构8个品种进行调查,并用来源、性状、显微、理化等方法进行鉴别。结果经鉴别后发现仅有17个样品是正品,整体的相符率只有14.5%,其余的样品均为混用品。结论本市果实种子类中药混用情况较为严重和普遍,应加强规范本地区中药市场,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住院药房开展药学实践工作的模式.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长期口服医嘱进行药学干预的记录及有关资料,并对干预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住院药房长期口服医嘱核对后,长期口服医嘱干预率提高了44.6%,医师采纳率提高到98.8%.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住院药房进行药学服务是切实可行的,有利于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促进临床中草药使用的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院中药房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不适宜用药干预记录表进行统计、评价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疑问处方1725张,占总处方量的1.5%。其中医生在处方上重签名至规范的有1237张,医生修改处方至合理的有467张,医生未修改处方或签名的有21张,分别占不合理用药疑问处方比例为71.7%,27.1%和1.2%,有效干预率达98.8%。结论该院中草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存在用量过大,配伍禁忌,疗程过长等问题,更需要药师与临床医生加强沟通和干预,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院2015年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合理性。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15年使用的中成药注射剂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每个品规随机抽取20份病历进行使用合理性评价。结果:某院中成药注射剂共10个品规,随机抽取200份病历点评,药物使用合理率87%。不合理类型主要集中在无使用适应证、溶媒不当、用药禁忌以及重复用药。结论:中成药注射剂在某院临床应用广泛,但仍存在13%的不合理使用率,因此实际应用中应重视安全、合理和经济用药,以规范中成药注射剂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缩短中药房高峰期的侯药时间,提高患者对中药房的满意度.方法 引入品质管理概念,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方法解决.结果 患者在高峰期的候药时间由25.38 min缩短到12.04 min,患者对中药房的满意度由79.5%上升至90.5%,员工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明显增强.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可以提高患者对门诊中药房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我院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30例腹部外科手术病例进行营养支持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使用肠外营养支持(PN)的共有22例(73%),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单瓶或联合脂肪乳注射液输注的共8例(27%);肠外营养支持时间少于7d的共16例(70%),大于7d的共6例(30%);30例手术患者术后均未开展肠内营养支持(EN).结论:本次抽取的3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合理率73%;营养支持周期合理率30%,营养支持方案规范性、合理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中美两国药师培训模式的差异,为我国建立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借鉴与思路。方法:对美国住院药师培训模式与我国(以北京地区为例)药师培训模式的机构认证管理和类型规模、招录与培训、考核方式、师资配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美两国医院药师培训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为两国医院药学工作与药师规范化培训发展所处阶段不同及两国药学专业教育基础与背景不同。结论:我国可将美国住院药师培训模式作为借鉴,结合当前国情及前期经验, 逐步完善并建立全国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0.
肠粘膜上皮细胞、粘膜下免疫细胞和肠腔微生物群之间微妙而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黏膜的内环境平衡。肠道受到不良刺激情况下可能导致肠损伤,或者肠屏障的破坏,如腹部肿瘤的化疗和放疗、炎性肠病以及肠应激状态下反应,后者如创伤、休克、炎症。受损的上皮屏障和伴随的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过度免疫反应导致腹痛、腹泻和炎性肠病,同时肠屏障破坏所致的肠通透性增加可能是引发肠外组织与脏器损伤的因素。谷氨酰胺在营养中是一种真正的具有功能性的氨基酸。膳食或补充的谷氨酰胺通过调节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蛋白质周转、抗氧化性和免疫反应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对维持肠黏膜屏障具有重要作用。但谷氨酰胺作用的潜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因此,谷氨酰胺的重要作用不断激励研究人员在实验动物、基础和临床研究。本文回顾了肠屏障受损的机制及谷氨酰胺对肠道损伤药理作用,对于更好地理解谷氨酰胺的作用以及改善生物体内谷氨酰胺的营养利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