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16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观察吻合瘘的发生情况。结果216例食管癌贲门癌发生吻合口瘘4例,其发生率1.9%。结论吻合口瘘的发生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与手术操作、术式、残胃及食管的血运、吻合口的张力、胸腔感染及必要的全身营养支持等因素有关,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体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BF)的培养、诱导和观察,研究磷霉素(FOS)对BF的作用.方法 选取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和质控菌株ATCC25922,ATCC25923采用胰酶肉汤培养基(TSB-teflon)系统和生理盐水(NS-teflon)系统进行BF的培养、诱导和聚焦显微镜观察BF、琼脂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经过1、3、7天的孵育,临床分离菌的生物被膜的堆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加入磷霉素后生物被膜的生长受到抑制.有无生物被膜组、有无磷霉素组MIC差别显著(P<0.05).结论 磷霉素在体外对葡萄球菌BF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方法纳入60例Evans分型为Ⅰ、Ⅱ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为研究对象,均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HS组(n=30)和PFNA组(n =30)。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DHS组采用DHS内固定治疗,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出院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应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骨折愈合指标、术后Harris评分)的差异。 结果PFN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DHS组(t=3.029、9.416、8.945,均为P <0.01),患者出院半年后PFNA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均短于DHS组(t=2.118、2.327,均为P <0.05),患者出院半年后PFNA组与DHS组患者Harris总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PFNA组高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5,P <0.05)。PFNA组与DHS组术后并发症均为10%。 结论PFNA和DHS均可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PFNA内固定较DHS有明显优势,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小、创伤小、愈合率高等优点,且显著提高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