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验证重庆大学城地区窝沟封闭防龋的临床疗效及家长满意程度。方法选择重庆市大学城地区进行窝沟封闭的儿童350例,窝沟封闭3个月后复查,统计脱落率、患龋率及家长满意程度。结果350例儿童972颗牙窝沟封闭部分脱落率为4.85%,完全脱落率为1.65%,患龋率为0.10%,家长平均满意程度为86.60%。结论窝沟封闭能有效预防龋齿并得到市民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医疗因素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根管治疗期间急症(IAE)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对3801例患者(共4062颗患牙)治疗的医疗因素进行临床评价,分别分析封药药物与医生技术水平等因素.结果IAE在牙髓病专家组无论封甲醛甲酚(FC)、樟脑酚(CP)还是氢氧化钙[Ca(OH)2]发生率均较研究生组低,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IAE在封入CP者发生率最低(P<0.05),而甲醛甲酚与Ca(OH)2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AE的发生与医生操作和封药药物有关,临床操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牙齿缺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当前替代牙齿的合成材料可能引起宿主免疫排斥反应,用猪牙蕾细胞通过组织工程方法已经获得复杂的牙齿结构,有望在临床上应用生物性牙齿替代品。本研究在于观察培养的不同时期小鼠牙蕾细胞及其效用,对形成组织工程牙结构的原始细胞作更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4.
牙周组织再生的关键环节在于新骨形成与矿化。骨涎蛋白参与纤维原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附着和分化以及骨组织矿化过程的调节,在牙周组织再生过程中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骨涎蛋白在组织矿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锥形束 CT(CBCT)对牙体长度各参数测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通过 InVivoDental软件对 40例患者 109颗活体牙的 CBCT扫描数据进行组织分割以及重建,得到目标牙长轴的颊舌向断层图像,测量根长、冠长和牙体全长。相同活体牙经外科拔除后,进行相应参数测量。比较实体测量值和 CBCT测量值的差异,检验 CBCT测量牙体长度的精确性。结果 实验牙根长、冠长及牙体全长的CBCT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 0.790、0.621、0.657),两种测量方法差值的 95%可信区间分别为(-1.10~1.13)、( -1.00~0.96)、(-1.00~1.05) mm。结论 CBCT对活体牙的根长、冠长及牙体全长的无创测量与实体测量的一致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牙周炎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四川省口腔健康情况和健康行为以了解牙周病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就口腔牙周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统一问卷,随机对四川省400名人员进行口腔情况和牙周保健的问卷调查.结果 (1) 健康行为:66%的被调查者从不吸烟;(2) 口腔情况:有牙龈自动出血的达30.75%,刷牙时出血的达50.25%,自觉有口腔异味的达42%,有吃饭时塞牙情况的达72.25%,自觉吃饭时牙齿疼痛的26.25%; (3) 口腔保健:平均每天刷牙2次或2次以上的达25%,刷牙时间在2min或以上的占46.75%,不知道要定期洁牙者达70%,高达78.75%的人从来没有洁过牙,44.5%的人去看牙医是因为牙齿疼痛难忍,因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去看牙医的只占10.5%; (4) 口腔治疗:因牙齿松动拔牙的仅11%,94%的被调查者在意牙齿的缺失;(5)全身健康史:家族成员中没有牙周病史的达70.5%,新生儿体质量低于2.50kg的占5.5%.结论 群众口腔健康保护意识差,对牙周炎的认识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糖尿病对其的发挥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选取48只雄性SD大鼠采用在右上颌第一磨牙牙周拴丝的方法构建大鼠牙周炎模型。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24只,糖尿病+牙周炎组(G1组),牙周炎组(G2组)。G1组大鼠通过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分别在建模后第1、2、3、4周每组(G1组,G2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测量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牙槽骨丧失高度(alveolar bone loss,ABL),进行牙周形态学的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牙周组织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结果:(1)在同一时间,SBI、PD和ABL G1组>G2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G1组牙周组织形态炎症表现较G2组严重;(3)在同一时间点,牙周组织中IL-1β、TNF-α的表达,G1组>G2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糖尿病可以使大鼠牙周炎病变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8.
牙齿的发育由胚胎口腔上皮细胞和外胚间充质细胞相互作用而成,胚胎口腔上皮提供的信号在牙齿开始形成和形态的决定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本实验研究目的是了解来源于培养非牙源细胞的间充质细胞与胚胎口腔上皮细胞重组后在鼠肾囊中和成年鼠颌骨中的牙齿发育形成情况及其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牙囊干细胞(rat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rDFCs)在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上的附着增殖以及成骨因子表达情况,探索二者间生物相容性.方法 10只6d龄SD大鼠,雌雄各半,处死后剥离双侧下颌骨磨牙区牙囊组织,通过组织块酶消化法获得rDFCs,rDFCs与CHA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SEM)观察rDFCs与CHA黏附增殖情况,RTPCR法测定rDFCs、rDFCs-CHA及rDFCs成骨诱导组黏附增殖5、7、9d成骨基因OPN、ALP、Osterix的表达.结果 SEM观察到rDFCs在CHA上能正常黏附、生长、增殖,4d时细胞开始相互接触,成片状黏附于CHA表面,7d时,细胞外基质已完全覆盖CHA表面.RT-PCR结果显示rDFCs与CHA共培养5、7、9d时,CHA促进了成骨基因OPN、ALP、Osterix的表达,rDFCs-CHA组与rDFCs组相比,Osterix基因表达:7d时前者是后者267倍;OPN基因表达:7d时是24.7倍,ALP基因表达:5d时rDFCs-CHA组是rDFCs组的3.1倍(P<0.01).结论 CHA能促进rDFCs黏附、增殖、成骨分化及表达成骨因子,二者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Beyond诊室冷光美白术后即刻应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抗坏血酸钠凝胶对釉质/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分析,确定恢复即刻粘接强度所需的最佳浓度及作用时间。方法将80个前磨牙釉面试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A:直接树脂修复;B:Beyond诊室冷光美白后直接树脂修复;C1~C3/D1~D3:Beyond诊室冷光美白术后分别应用10%和20%抗坏血酸钠凝胶作用30、60 min和180 min,再行树脂修复,n=10),分别对各组标本进行抗剪切粘接强度测试(shear bond strength,SBS)和断裂面黏接剂残留指数分析(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确定最佳浓度及作用时间。结果 SBS测试:B组SBS值明显低于A组(P<0.05),C1~C3/D1~D3逐渐上升,C2、3/D2、3组与B组及C1/D1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C2与C3、D2与D3、C2与D2、C3与D3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ARI值分析:A组与其余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eyond诊室冷光美白术后应用10%抗坏血酸钠凝胶60 min可明显恢复釉质与复合树脂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