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输液反应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临床输液在多种疾病的治疗、危重患者的抢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其输液反应的发生,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本文就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与污染途径探讨如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对策,供医药护技工作者们参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1 临床输液反应原因再探讨临床输液反应大多是由热原引起,但致热力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真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1]。微粒异物亦可引起热原样反应,有些异物可引起抗原作用、炎症反应或者引起肿瘤的形成[2]。1.1 液体中的热原与污染…  相似文献   
2.
3.
脓毒症具有高病死率的特点,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机体“炎症风暴”导致的免疫反应失衡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为血常规中的两项指标之比,可反映机体炎症与免疫状态。脓毒症早期机体启动固有免疫,中性粒细胞迅速增殖并通过趋化、边集、贴附到达病灶,以脱颗粒及呼吸爆发式等形式对病菌进行杀灭。到了脓毒症代偿性抗炎反应期,适应性免疫系统被激活,但由于机体持续的“炎症风暴”消耗抗炎介质过多,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及加速凋亡,造成机体免疫抑制甚至麻痹。本文着重分析了NLR在脓毒症发生炎症及免疫过程中的机制,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在脓毒症时的变化进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探究NLR对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自拟肩痹汤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肩袖损伤(Rotator Cuff-Injury)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选取门诊诊断为肩袖损伤的76例患者,按照基本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只按疗程给予常规用量的局部封闭药物治疗;实验组按疗程给予中药肩痹汤加减联合局部封闭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通过门诊随访调查患者治疗后肩袖损伤改善情况及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功能、运动范围、解剖)。结果数据分析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包,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结果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均有较大改善,2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分析比较,实验组总体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体有效率(73.6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肩痹汤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肩袖损伤(寒湿凝滞证)的临床疗效较单纯封闭治疗显著。  相似文献   
5.
提出在ICU护理中,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只有将这些能力和高水平的操作技能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搞好ICU护理.并结合临床病例阐述了以上3种能力在ICU护理中的重要性、临床意义和临床综合运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骨蚀宁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股骨头坏死(早中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其中观察组38髋,对照组35髋。对照组予以唑来膦酸静脉滴注,口服骨化三醇及碳酸钙D3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骨蚀宁胶囊口服。治疗1年后通过门诊随访调查患者治疗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基于X线片评分的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髋关节功能、畸形、活动度和疼痛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髋关节功能、疼痛、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蚀宁胶囊联合唑来膦酸、骨化三醇及碳酸钙D3能更显著改善股骨头坏死症状,延缓股骨头进一步塌陷。  相似文献   
7.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致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并剥脱性皮炎1例ReportofaPatientwithAcuteIntrahepaticBileStasisandExfoliativeDermatitisInducedbyCoAspirinTablet胡玉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