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最佳选择。方法将200例围手术期使用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肝素钠组各100例进行观察,留置时间以3天为限,观察2组留置针接液时回抽血、堵管、拔管时导管内血栓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肝素钠组回抽血率及留置时间达标(3天)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血栓形成及堵管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而两组比较静脉炎发生率无差异性。结论围手术期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肠外营养致静脉炎发生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肠外营养静脉炎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圈员对实施胃肠外营养的患者进行现状调查,掌握静脉炎发生情况,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并讨论,找出发生静脉炎的要因,按品管圈的步骤进行护理。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肠外营养患者静脉炎发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圈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护患沟通能力,而且提高了护士保护静脉的意识,有效降低了肠外营养致静脉炎发生。  相似文献   
3.
黄毅  李磊  刘启岑  朱友梅  吴圣芳 《安徽医学》2021,42(10):1115-1118
目的 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腋网综合征(AW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黄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根治性乳腺癌手术的256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WS分成阳性组(79例)和阴性组(177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患者并发AWS的可能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并发AW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5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79例(30.86%)发生AWS,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间确诊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放疗及功能锻炼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确诊年龄<60岁是患者术后并发AWS的危险因素(P<0.05),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和早期锻炼是此类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约1/3的乳腺癌患者术后会发生AWS,确诊年龄<60岁者术后更易并发AWS,施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降低术后并发AWS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朱友梅 《当代护士》2017,(11):161-162
目的了解外科临床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态度,为创建外科无痛病房,开展疼痛知识培训提供依据和方向,加强术后疼痛管理,促进康复。方法应用KASRP(2008)中文版问卷对外科病区护士随机调查200名护士。结果外科护士对疼痛知识认知较低,问卷答对率45.69%,平均得分(18.11±3.91)分。结论创建外科无痛病房要对外科护士进行疼痛相关知识培训,重点关注护士疼痛评估能力的提高、镇痛药知识的完善及综合判断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出现谵妄的相关因素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对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对8例高龄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原因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总结对高龄患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采取人性化的舒适护理及安全护理等措施,对谵妄进行防治。结果 7例患者痊愈,1例好转。结论心理因素、舒适的改变及营养障碍、电解质紊乱是导致高龄患者术后出现精神紊乱的重要原因,对高龄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护理,积极采取各种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身心舒适,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能有效防治术后谵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降低胃手术患者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留置液囊空肠的169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该手术26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干预组患者实施前馈控制干预方案,主要包含成立科室非计划性拔管的前馈控制管理小组、建立严格的液囊空肠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和对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管理意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与满意度。结果实施前馈控制后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1. 24%降到4. 56%;护理满意度由91. 72%升到96. 96%(P 0. 01),患者舒适度增加。结论前馈控制用于胃手术患者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胃肠外科医疗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的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与乳腺自检现状。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黄山市某医院甲乳外科门诊就诊的所有女性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对其基本情况、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乳腺自检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共对10 227名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进行调查,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62±7.63)岁,已婚者占89.48%,以已生育者为主,占89.88%。乳腺癌知识认知度总分平均(85.63±8.36)分,乳腺自检率为20.15%。36~49岁(β’= 0.316)、居住地为城市(β’= 0.209)、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β’= 0.166)和大专及以上(β’=0.233)、从事医疗行业(β’=0.178)、乳腺疾病史(β’=0.264)、乳腺癌家族史(β’=0.238)的就诊女性乳腺癌知识认知度得分越高。36~49岁(OR =1.931)、居住地为城市(OR =2.073)、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OR =1.598)和大专及以上(OR =1.774)、从事医疗行业(OR =2.156)、乳腺疾病史(OR =1.998)、乳腺癌家族史(OR =1.986)、月经初潮年龄≤12岁(OR =2.210)的就诊女性乳腺自检可能性较大。结论 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的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与乳腺自检情况欠佳,医务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女性乳腺癌知识认知度,改善乳腺自检现状,从而早期防治乳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胃肠手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缩短胃肠手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的主题,对2014年5月~2014年7月46例胃肠手术患者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导致患者术后长时间留置尿管的原因并进行要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对2014年8月~2014年11月46例胃肠手术患者进行效果检查。通过全体圈员的"头脑风暴法"找出患者手术后尿管留置时间长的原因,通过因果分析法,从医生、护士、患者、管理、四方面找出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并实施,采用品管圈的管理工具持续改进。结果最终有效缩短胃肠手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由平均6.71 d降至2.93 d,目标达成率104.7%,进步率56.3%。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提高护理人员健康宣教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有效激励圈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疑难静脉患者化疗采用指背静脉穿刺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乳腺癌疑难静脉化疗患者采用指背静脉穿刺40次,认真选择静脉,掌握进针技巧,妥善固定,严密观察。结果:40次化疗顺利完成,无化疗药物外渗和静脉炎发生。结论:选择指背静脉化疗是可行的,合理应用可减轻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静脉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2例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手术技术在腹部外科应用日益广泛,其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 .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在我院开展时间短,受设备、费用等限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和术后患者康复不可缺少的措施.我科2006年7月首次对2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