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 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后影响甲状旁腺功能的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 收集8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使用SPSS(23.0.0)软件进行单因素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R(4.0.4)及Rstudio(1.3.1093) rms 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同时应用Caret 程序包进行 Bootstrap 法做内部验证,拟合影响因素联合预测因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 95%CI双侧检验,得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率。 [结果] 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82例,占20.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OR=1.888,95%CI:1.061~3.360)、低BMI(OR=0.879,95%CI:0.825~0.936)、多发癌灶(OR=1.584,95%CI:1.057~2.372)、腺外侵犯(OR=1.837,95%CI:1.020~3.307)、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OR=1.709,95%CI:1.073~2.722)、旁腺切除移植(OR=4.450,95%CI:2.540~7.797)与术后1 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显著相关(P<0.05)。重复抽样偏差曲线接近于标准曲线,拟合度良好。联合预测因子AUC=0.829(95%CI:0.780~0.868),有较高意义。[结论] 女性、低体质指数、多发癌灶、有甲状腺外侵犯、行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有旁腺切除是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区分度良好,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整合生物信息学挖掘并分析与基底型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 BLBC)的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方法 首先,从GEO数据库中遴选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相关的数据集,数据处理后利用WGCNA筛选与BLBC相关的模块。然后,借助蛋白-蛋白互作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和cytohubba筛选出模块中差异最大的前10%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对候选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和表达分析得到核心基因。最后,利用TIMER、TISIDB等生信工具探索核心基因表达和肿瘤免疫浸润、趋化因子及免疫调节剂的相关性并构建核心基因转录调控网络。结果 利用WGCNA筛选出与BLBC相关的黑色模块中共891个基因,从差异性最大的80个候选基因中分析获得ESPL1和CCNB2 两个核心基因。结果显示,两个核心基因与BLBC免疫细胞浸润有关,主要包括Th2细胞、CD8+T细胞、内皮细胞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而且,核心基因表达水平与趋化因子、免疫刺激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MHC分子相关。核心基因上游转录调控网络表明22 种转录因子同时调控两个核心基因。结论 ESPL1和CCNB2是BLBC的预后标志物且与肿瘤免疫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