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主动免疫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反复流产3~6次的不孕患者(n=55),采用补体依赖细胞毒实验检测封闭抗体的水平,应用患者丈夫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患者做皮下免疫治疗,并随访妊娠结局;用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55名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55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检测封闭抗体阴性后接受主动免疫治疗,其中已分娩41例,14例患者再次流产。主动免疫治疗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妊娠成功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显著多于妊娠失败者。结论主动免疫对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URSA的发生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目前仍无确切定论,仅提出了许多学说.其中,免疫学说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细胞因子已被广泛研究.这些细胞因子之间以及因子和细胞之间的复杂免疫反应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生和进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细胞和甾体激素的调控,两种或多种因子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促进异位病灶的粘连和生长.因此,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如果从调节免疫因子方面着手可能是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已有很大的发展,虽然成功率有较大提高,但仍未达到预期水平.与正常育龄妇女相比,不孕患者经过降调和超促排卵治疗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生殖系统的内环境,特别是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因此,有研究表明患者补充适当的激素可能提高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进而提高妊娠率.目前,不孕患者黄体期需补充孕酮已被广泛接受,但是否应该补充雌激素即雌激素补充治疗仍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易姣  刘雨生 《山东医药》2007,47(12):13-14
目的评估胚胎移植(ET)后第14天单次血清β-HCG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因不孕症行ET后第14天测血清β-HCG证实为生化妊娠(β-HCG≥5IU/L)的患者共121例,分析其妊娠结局与血清β-HCG水平的关系。结果双胎妊娠者β-HCG水平明显高于单胎妊娠者,双胎和单胎妊娠者β-HCG水平明显高于早期流产和异位妊娠者。以β-HCG 180IU/L作为早期流产和正常妊娠的分界点,其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93.8%;以β-HCG〉650IU/L界定为双胎妊娠,其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95.2%。结论ET后第14天单次血清β-HCG水平是早期预测妊娠结局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止血带环套子宫下段暂时性压迫止血,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某市妇幼保健院因凶险型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共46例,其中23例患者术中采用止血带为观察组,另23例未采用止血带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在出血量、血色素变化、子宫切除率、手术时间、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止血带环套子宫下段暂时性压迫止血,能明显为手术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感染率,术后血色素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目前仍无确切定论,仅提出了许多学说。其中,免疫学说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细胞因子已被广泛研究。这些细胞因子之间以及因子和细胞之间的复杂免疫反应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生和进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细胞和甾体激素的调控,两种或多种因子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促进异位病灶的粘连和生长。因此,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如果从调节免疫因子方面着手可能是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on d 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最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同时也是严重危及母婴健康的疾病,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免疫学病因与发病机制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细胞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正常妊娠免疫以Th2型免疫反应为优势,通过分泌IL-4、IL-10表现为防护反应,而HDCP则为Th1型免疫反应为主,通过分泌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等表现为免疫杀伤,Th1/Th2平衡失调导致了HDCP。本次研究测定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IL-6水平,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变化及其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8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尿潴留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发生尿潴留2例,常规护理组发生尿潴留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易姣华 《当代医学》2014,(21):126-12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妇科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下行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均分为观察组(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n=8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责任护士针对术后镇痛采取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首次下床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患者术后镇痛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