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冷热交替浸泡法常用于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其治疗流程如下:冷水温度为10℃~12℃,热水(将中药洗剂与热水混合)为40℃~42℃,治疗时先用冷水浸泡10min,再用热中药水浸泡10 min,最后以冷水浸泡10min结束,每次30min,每天1次,共4周~([1])。其中冷热交替浸泡可以消肿止痛、促进血管收缩反应,中药洗剂可以舒筋活络、改善神经兴奋性。传统对病人进行冷热交替疗法时,需要准备两个普通的  相似文献   
2.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疾病,目前提出的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炎症、肥大细胞、膀胱氨基葡聚糖和上皮渗透性、神经支配、尿液毒性物质等。由于病因尚未明确,IC/BPS的诊断和治疗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目前主要的诊断手段还是临床表现和膀胱镜检伴或不伴膀胱水扩张。但二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不可避免导致IC/BPS的漏诊和误诊。在这种背景下,发现IC/BPS特异性的尿标记物和影像学表现必然可以极大地帮助IC/BPS的诊断治疗。本文主要对尿标记物和影像学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乌梅与甘草单用与合用对放射性唾液腺损伤大鼠的影响,探讨乌梅喷雾剂"酸甘化阴"的中医理论。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照射组、模型组、单药甘草组、单药乌梅组及甘草乌梅组,每组各4只。假照射组不做处理,模型组照射后不做处理,单药甘草组给予甘草喷雾剂,单药乌梅组用乌梅喷雾剂,甘草乌梅组用甘草乌梅喷雾剂。每组均给予每天3次正常饮食,单药甘草组、单药乌梅组及甘草乌梅组在放射性损伤后每天给药3次。第7天实验结束后统一收集大鼠全唾液,进行唾液流率及成分分析。结果:乌梅甘草组唾液量多于单药甘草组、单药乌梅组,其中乌梅甘草组的唾液流量与单药甘草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照射组唾液成分中的Na+、唾液淀粉酶(salivary alpha-amylase,SAA)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梅甘草组SAA活性高于单药甘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与甘草配伍的"酸甘化阴"作用与单药甘草及单药乌梅比较,能显著刺激放射损伤大鼠唾液分泌,并且增加大鼠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IL-6抑制剂治疗重症新冠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网,收集IL-6抑制剂治疗重症新冠肺炎的相关研究,检索的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4月6日,检索的语言仅限中文和英文。筛选并提取文献中死亡率、机械通气率、临床改善率以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使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本次网状Meta分析共纳入28篇研究,涉及10 743例重症COVID-19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治疗(SOC)的死亡率高于托珠单抗(Tocilizuma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31,95%CI(1.07~1.62)];安慰剂(Placebo)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托珠单抗(Tocilizuma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46,95%CI(1.06~2.00)];其余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概率排序结果显示:鲁索利替尼(Ruxolitinib)治疗后的患者死亡率、机械通气率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是最低的;鲁索利替尼(Ruxolitinib)治疗后患者临床改善率可能是最高的。结论 依据现有的文献证据,在IL-6抑制剂中,鲁索利替尼(Ruxolitinib)可能是治疗重症COVID-19疗效最好,安全性最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背景 超重或肥胖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间歇性断食(IF)是治疗超重或肥胖的治疗方案之一,但目前国际临床指南不推荐常规使用IF治疗肥胖症,且临床研究发现IF治疗肥胖症存在较多不良反应。目的 评价IF对超重或肥胖人群的治疗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IF治疗成年超重或肥胖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采用IF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疗法,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11-08。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体质量、低密度脂蛋白(LDL)低于对照组〔均数差(MD)=-2.75,95%CI(-3.64,-1.86),P<0.000 01;MD=0.58,95%CI(0,1.16),P<0.000 1〕。试验组和对照组无脂肪量(FFM)、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89,95%CI(-1.81,0.04),P=0.06;标准化均数差(SMD)=-0.56,95%CI(-1.40,0.28),P=0.19〕。运用GRADE工具对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体质量为中等级,血糖为低等级,FFM和LDL为极低等级。结论 根据目前的证据表明,IF在降低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质量和LDL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而对超重或肥胖人群血糖、FFM是否有效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希望在后续研究中纳入更多多中心、大样本RCT研究。  相似文献   
6.
探讨国内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医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为临床教学和医学教育的研究提供参考思路。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建库至今收录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CtieSpace V软件对国内外OSCE的研究机构、作者、高被引文献和主题词变迁进行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国内外的OSCE研究成果整体上呈现发文量逐渐上升趋势,但国外发文量明显高于国内。国内外OSCE科研机构和研究作者分布广泛,国外主要以综合性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彼此合作联系较少。国内前期主要以医学教育研究为主,中期研究主要集中于SP的培训和标准化,后期则是关于住院医师、护士等临床胜任力的研究逐渐增多。国外前期研究主要集中于医学教育和临床胜任力等方面,后期主要以医患沟通、评估能力为主。预计国内未来研究将集中在OSCE模式基础上构建临床胜任力的评价体系,而国外未来研究趋势将集中在医患沟通及人文关怀考核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梅含漱液与喷雾剂对健康人唾液腺分泌的影响,并分别与基础唾液量对比其作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分别进行三次唾液腺分泌测量,依次为基础唾液量、乌梅喷雾后及乌梅含漱后唾液量,每次测量间隔1h。所得三组指标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结果]乌梅含漱组、乌梅喷雾组和基础对照组的唾液量,分别为4.60mg±1.53mg、4.21mg±1.39mg和2.94mg±1.40mg,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使用两种乌梅制剂干预后口渴感、唇舌口腔黏膜滋润情况的得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含漱组和乌梅喷雾组唾液量明显多于基础对照组的唾液量,且乌梅含漱组唾液量多于乌梅喷雾组唾液量。对比乌梅喷雾剂,乌梅含漱液能更有效地刺激口腔唾液腺分泌,增加唾液分泌量,滋润唇舌口腔黏膜,减轻口渴感,为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口干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治疗老年性尿失禁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中发表的电针治疗老年尿失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偏移风险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电针治疗老年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包括522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电针治疗可以提高老年性尿失禁的临床总有效率。[结论]电针治疗老年性尿失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SD大鼠颌下腺(SMG)放射性损伤细胞模型,观察中药乌梅、甘草配伍对SMG模型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MG细胞经。经免疫荧光鉴定、绘制生长曲线后,分别给予SMG细胞不同剂量(0.1、0.2、1、2、4 Gy)的X电子射线一次性照射,再分别给予浓度梯度为500、50、5、0.5μg/m L的乌梅甘草溶液培养,采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剂量X电子射线照射后SMG细胞存活率及不同浓度药物作用24 h后模型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随着X电子射线剂量的增加,SMG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当中药乌梅甘草溶液浓度介于50~0.5μg/m L时,随着给药浓度升高,细胞增殖率呈上升趋势,具有剂量依赖性;但当给药浓度为500μg/m L时,细胞增殖率下降。【结论】一次性照射剂量为0.1 Gy,能量为9 Mev,剂量率为3 Gy/min,跳数为12 MU,源皮距(SSD)=100 cm的造模条件适用于建立放射性损伤SMG细胞模型;按照3∶1配伍的乌梅和甘草溶液浓度为50μg/m L时,对模型细胞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因时循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按压联合中药沐足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因时循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按压联合中药沐足治疗,对照组则常规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应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监测。[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为(39.11±3.17)m/s,TCSS评分为(6.91±1.23)分;对照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为(33.15±2.27)m/s,TCSS评分为(9.17±1.2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循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按压联合中药沐足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