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气管切开在救治重症破伤风病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是外科感染中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病死率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部并发症和窒息。因此,防治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降低破伤风病死率的关键。我院于1990年1月~2004年3月收治各型破伤风52例,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注重对重症破伤风病人进行早期气管切开,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提高救治水平,就早期气管切开与未进行气管切开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间质血管的量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4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及肝转移情况。用光镜观察肿瘤间质血管的数量,并分为大部分多量、部分多量、局部多量和少量4种情况,随访5年后,统计术后转移复发率。结果:结直肠肿瘤间质血管分布多的患者与分布少的患者相比较,其肝转移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肿瘤间质血管的多少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它可以作为筛选高危患者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女,54岁。主因左踝部黑痣切除术后10年、左侧腹股沟出现肿物并增多增大8年入院。患于10年前行左踝部黑痣切除术,病理检查结果不详。8年前发现左侧腹股沟肿物,5年内增至3个,无畏寒、发热、腹痛等不适,左下肢活动无障碍,未就医,但近3年肿物逐渐增大。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肿物,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4.
5.
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4月共收治破伤风39例,25例行气管切开,其中4例重型患者给予静脉注射肌肉松弛剂和应用呼吸机控制通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4月共收治破伤风39例,25例行气管切开,其中4例重型患给予静脉注射肌肉松弛剂和应用呼吸机控制通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4 7岁。晨起发现四肢不能活动急送我科。 2d前出现鼻塞、打喷嚏 ,未予治疗 ;昨夜出现“发热”自服“阿斯匹林 2片”。患者病后精神睡眠良好 ,食欲如常。既往糖尿病史 3年 ,按时服用“甲苯磺丁脲” ,每日 3次 ,每次 0 5 g ,血糖控制良好。查体 :血压1 6/1 0kPa ,体温 36 5℃ ,神清 ,言语清晰 ,对答切题 ,双瞳孔等大同圆 ,光反射灵敏 ,颈软 ,心肺腹无异常 ;四肢痛、触觉存在 ,肌张力增高 ,肌力 0级 ,腱反射亢进 ,踝阵挛 ( -) ,巴彬斯基征 ( +)。化验 :血常规WBC7 6× 1 0 9/L、N 0 70、RBC 5 3× 1 0 12 /L ,血糖2…  相似文献   
8.
康现武  王毅 《河北医药》2010,32(20):2814-2816
目的研究甲硝唑缓释微球结肠溶胶囊在家免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其在结肠的释放及吸收特性。方法选取家兔作为受试动物,双周期交叉设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静脉血中的甲硝唑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实验组:ke0.259/h,tl/22.679h,Tmax8.5h,Cmax4.617μg/ml,AUC25.279μg·h/ml;对照组:ke0.325/h,t1/2 2.133h,Tmax1h,Cmax13.499μg/ml,AUC49.889μg·h/ml;实验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50.7%。结论甲硝唑微球结肠溶胶囊在结肠内缓慢释放,降低了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化交联法制备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最佳工艺,并了解微球体外释药规律.方法:按正交设计,考察不同羧甲基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交联度、乳化转速等条件对质量指标的影响,选出最佳方案,并进一步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各因素对所制微球综合评分指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乳化转速>投药比>交联度>羧甲基壳聚糖浓度,用优化的工艺制得微球50~200μm粒径分布百分数为48.86%,载药量为48.19%,包封率为37.46%,在pHI.2、6.8和7.6,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时间为6~8h.结论:本法所制微球工艺稳定.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甲硝唑缓释微球并装于结肠溶胶囊,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微球,测定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存率等指标;将微球和原料药分别装于结肠溶胶囊,测定微球、原料药及结肠溶胶囊剂型在人工胃液、人工小肠液、人工结肠液中的释放性能。结果:重复制备6批微球,微球平均粒径为(197.1±3.9)μm,载药量为(48.2±1.5)%,包封率为(37.5±1.9)%;体外释放甲硝唑原料药0.75h释放完全,甲硝唑微球7h释放完全;甲硝唑原料药结肠溶胶囊和甲硝唑微球结肠溶胶囊,在人工胃液、人工小肠液5h均无释放,移至人工结肠液后,前者于6.25h释放完全,后者于13h释放完全。结论: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稳定,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结肠囊胶囊具有结肠定位及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