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红炉点雪》是明代医学家龚居中所著,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全书四卷,卷一、卷二论述痨瘵,卷三为杂证补遗,卷四为灸法及养生调息等。主要学术思想认为痨瘵以火阴虚为本,治疗顾护肺肾。用药物养生,守法施治。提倡热病热灸,反对泥古禁忌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同时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病理基础,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因素.因此,积极防治高脂血症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在针灸减肥门诊发现,针刺脐周八穴,不仅可以减肥,而且可治疗高脂血症,兹将验案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调节Th1/Th2平衡的作用机制。方法:12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口服氟西汀,针药组在口服氟西汀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4周为一疗程。采用HAMD抑郁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疗效;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和IL-4的分泌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和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针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水平均显著下降,IL-4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针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应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配合针刺疗效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康凤河 《吉林中医药》2013,33(7):654-656
患者体质决定了温病的易罹性、病机从化和预后转归、调养.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以保津存阴为主线,从主用辛凉而忌汗、主用甘寒而忌苦寒、主用甘苦而忌渗利、主用甘寒而慎用攻下、主用阴阳双治忌滋腻壅滞、主用瘥后调理忌余邪复发等6个方面,深入探讨体质辨治,强调温病的个体化治疗,丰富了中医辨证施治理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柴芍六君子汤在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来就诊的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针对治疗组给予口服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每天两次,7天为一个疗程。针对常规组给予口服泰美尼克,每次40mg,一日一次;胶体果胶铋胶囊150mg,一日4次;阿莫西林0.5g,一日3次;7天为一个疗程。分别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效果及起效疗程,计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疗效及起效疗程具有显著差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常规组的85%;此外,治疗组的总起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3.33%。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可以提高疗效及缩短起效疗程,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耳穴贴压配合针刺治疗失眠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不得卧”范畴。现代医学由涉及神经衰弱、疲劳综合征、抑郁症等病变。其表现不一,有的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有的睡眠浅而易醒,醒后不能入睡,有的时睡时醒,严重者彻夜不眠。患者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常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  相似文献   
7.
雷丰是清代著名医家,著有《时病论》。其学术思想主要有以法代方,以古方治今病、区分温病与温疫、知时论治、伏气为病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并且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体质类型与临床证型密不可分,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痰湿质和湿热质占大多数。按照“治未病”的原则,结合“体质可调”“从体论治”,采用中医中药调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体质向“平和质”发展转变,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2年来,笔者在针灸减肥门诊中发现,针刺不但可健美减肥,而且治疗高脂血症疗效颇佳,现将针刺治疗高脂向症32例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康凤河 《当代医学》2013,(24):149-150
目的分析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收治的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