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1.
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均飞  殷世武 《安徽医药》2019,23(3):437-440
大隐静脉曲张(GSVV)是一张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常合并溃疡、湿疹、静脉炎等。由于静脉血液动力学改变,使静脉主干和皮肤毛细血管压力增高, 导致皮肤皮下缺血缺氧和营养缺乏, 皮肤色素沉着、 纤维化、 皮下脂肪硬化、 皮肤萎缩, 最终形成静脉性溃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创治疗方式应用于GSVV,该文就GSVV治疗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上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20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科确诊的上肢动脉栓塞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治疗上均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并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即刻症状改善情况,溶栓时间,溶栓后症状恢复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术后患肢缺血症状均明显恢复,恢复率100%(10/10)。置管溶栓时间为(2.1±1.4)d,并发症发生率为60%(6/10),均为轻度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血红蛋白尿,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出血、肢体坏死、截肢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上肢动脉栓塞,具有微创、高效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上避免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大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大出血诊疗过程,以及术后大出血的原因,讨论避免术后大出血的方法。结果: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大出血在临床上罕见,应提高警惕,通过熟练操作步骤、改善超声+DSA引导方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避免术后大出血。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但术者仍要警惕术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EGFR和HER2在CR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CRC的诊断、预后判断提供方便、经济的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cal,IHC)测定76例CRC原发灶及癌旁正常组织(adjacent non-tumorous tissues,NT)及4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中EGFR和HER2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检测40例健康志愿者和相应CRC患者血清EGFR和HER2。结果 NT和结直肠腺瘤组中EGFR和HER2含量均明显低于CRC原发灶 (均有P<0.05),血清EGFR(t=14.845,P<0.001)和HER2(t=15.410,P<0.001)高于对照组;组织EGFR、HER2与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及Dukes分期有相关性(均有P<0.05),而和性别、年龄等无关(均有P>0.05)。结论 EGFR和HER2在CRC原发病灶组织和外周血中均呈高表达,且随着肿瘤浸润程度,转移的发展而增加,其异常表达在肿瘤的产生,发展中可能起着某种作用;血液中EGFR、HER2有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与传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癌患者76例,其中接受DEB-TACE治疗32例(观察组),接受传统TACE治疗4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远期生存的差异,Cox回归分析远期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1、3、6个月时,两组患者疾病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其中治疗前后血清AF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热、腹痛、使用镇痛药、局部胆道损伤、WBC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1个月,高于对照组的2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DEB-TACE治疗是远期生存的保护因素(OR=1.585,95%CI:1.241~1.944,P<0.05),门静脉癌栓(OR=0.686,95%CI:0.502~0.812)、治疗后1周VEGF水平升高(OR=0.734,95%CI:0.562~0.837)是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与传统TACE比较,DEB-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具有更为理想的远期疗效及确切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