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讨论静吸复合麻醉下气管插管经尿道等离子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2例,行静吸复合麻醉下气管插管经尿道等离子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对患者围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记录、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30-47min,平均(39±8)min。术中出现闭孔神经反射4例,未出现膀胱穿孔。术后随访1年总生存率为100%,患者术后均未见肿瘤原位复发或异位复发。结论该手术方式可作为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作为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通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补肾通瘀汤,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最大尿流率和IPSS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6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补肾通瘀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统计高校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 VC)患病率及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精索静脉曲张的预防提供相关数据支持。方法 统计昆明市呈贡区大学城参加征兵体检的2017名健康男性大学生精索静脉曲张患病率,年龄在18~23岁,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评估及分级,采集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根据患者精索静脉分级与BMI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精索静脉曲张总检出率为58.75%,其中轻度精索静脉曲张患病率40.30%,中度精索静脉曲张患病率12.94%,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患病率5.00%,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病率为0.50%,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20±1.5)岁,其中BMI中位数为(22.8±1.2)kg/m2。结论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大学城男性大学生精索静脉曲张患病率为58.75%,远比2022版泌尿外科指南中数据高,这一情况的发生可能与所收集资料人群均“生长发育迅速,睾丸体积迅速增大,局部血流加快”等因素相关。数据统计发现,BMI值高者精索静脉曲张患病率相比BMI值低者低,反之越高,BMI值与精索静脉曲张患病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改良膀胱颈重建术对于预防尿道阴道瘘修补术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改良膀胱颈重建术的患者2例,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例患者在全麻的状态进行改良膀胱颈重建术,均在术后留置尿管3周,并肌注黄体酮20mgbid持续使用3周。结果 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尿道阴道瘘修补术后若发生尿失禁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且容易造成继发性泌尿系统的感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改良膀胱颈重建术能够有效延长后尿道及膀胱颈来改善控尿,是预防术后尿失禁的有效方法,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2岁,因"反复右腰部疼痛2年余"入院.查体:腹软,右上腹部可触及质硬、表面光滑、稍活动包块,深压痛(+),与肝脏分界不清,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未见异常;肿瘤标记物及尿脱落细胞学均阴性.肾动脉CT+三维重建:右肾占位,考虑肾癌(见图1);双肾MRI平扫+增强:右肾囊实性占位,性质倾向恶性(见图2);CT+MRI 3D可视化处理后可见右肾占位侵及下腔静脉,压迫肝脏(见图3);全身骨显象:右肩关节代谢活跃.充分术前评估准备,联合肝胆科,择期在全麻下行开放性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右肾11 cm×9 cm×8 cm大小,占位与肝尾叶、肾上腺、下腔静脉黏连,第16组淋巴结明显肿大,肾门、主动脉旁未见肿大淋巴结.病检结果:中-低分化鳞癌伴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肝组织未见癌浸润;第16组淋巴结未见转移性病变,呈反应性增生;输尿管残端局部黏膜固有层内可见旺炽增生Brunn巢.术后患者于我院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并于肿瘤医院行纳武单抗靶向治疗.术后6个月行膀胱镜、CT、全身骨显像、肾功能等检查未见异常,预后可.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