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红云  周洪英  田桂锁  秦秀英 《安徽医学》2015,36(11):1399-1400
目的:探讨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及最佳用药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妇产科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90例,所有孕妇都进入产程、宫口开2 cm 以上、胎膜早破或羊水Ⅲ°污染。将以上临产后高感染风险剖宫产产妇根据用药时间分为3组,其中 A 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24 h(29例),B 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48 h(30例),C 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72 h(31例)。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发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观察临产后产妇围术期24、48及72 h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差异。结果3组产妇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3组术后血象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术后发热分别为 A 组10.3%(3/29)、B 组13.3%(4/30)、C 组16.1%(5/31),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最高体温降到正常所需时间明显小于 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24 h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安全有效,无需延长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的诊断,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480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80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者149例,占31.0%,331例有临床症状,占69.0%,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其中全子宫切除术是主要的术式,占77.4%。残端出血、尿路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其主要并发症。结论: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早期无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依据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来决定,尽量保留卵巢。术后加强观察、随访是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性犯罪、劳教人员是一特殊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的发生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控制性病、艾滋病传播和流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宣传教育。为了解这部分人对性病、艾滋病传播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做到有针对性的宣传,使其改变不正确的态度及行为,达到控制艾滋病、性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28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临床并不少见,心律失常种类繁多、临床表现迥异,治疗方法多样.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间妊娠合并心律失常288例门诊随访及住院分娩的临床资料,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因其应用范围广,病人痛苦小,现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但因全麻后易发生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的并发症,如舌后坠、喉痉挛、喉水肿、手术切口血肿等,给病人带来痛苦,让术后的愈合时间推迟,部分病人甚至出现焦虑失眠症状,给护理安全工作带来隐患,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结合本科特点,对全麻术后的护理采取有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的干预,保证了护理安全,同时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取  相似文献   
6.
子痫是产科常见的急症,亦是引起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积极预防,可降低其发生率;抢救及时,治疗得当,则可降低母婴的病死率。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分娩发生子痫53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朱红云  周洪英  田桂锁  秦秀英 《安徽医药》2015,36(11):1399-1400
目的 探讨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及最佳用药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妇产科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90例,所有孕妇都进入产程、宫口开2 cm以上、胎膜早破或羊水Ⅲ゜污染。将以上临产后高感染风险剖宫产产妇根据用药时间分为3组,其中A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24 h(29例),B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48 h(30例),C组为临产后使用抗菌药物72 h(31例)。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发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观察临产后产妇围术期24、48及72 h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差异。结果 3组产妇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3组术后血象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 0.05);术后发热分别为A组10.3% (3/29)、B组13.3%(4/30)、C组16.1%(5/31),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最高体温降到正常所需时间明显小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临产后剖宫产围术期24 h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安全有效,无需延长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8.
<正>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之一,在我国位居各种肿瘤死亡率第2位。而肝肿瘤侵犯肝部大血管发生大出血引发失血性休克在临床上并不多见[1],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难题,2013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一位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患者存在多种并发症,经过积极的治疗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好转出院。1病例介绍患者,男,48岁,因反复腹痛4+月,再发加重6+h,于2013  相似文献   
9.
周洪英  金平  孙超 《医学教育探索》2007,(6):I0006-I0008
红豆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国特有,是古老的第三纪孑遗树种,材质优良,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和庭园绿化观赏树种。近年来由于能从其树皮、根皮和枝叶中提取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Taxol),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按世界癌症患者年需求紫杉醇200kg及紫杉醇0.03%的得率计算每年需700t红豆杉树皮。即使全球所有的红豆杉天然资源采伐完,也仅满足短期需求,并将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宽甸县肺吸虫病流行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宽甸县是肺吸虫病较重的流行区。1956年李得垣等报告该县北股河及南段河区居民肺吸虫卵痰检阳性率为27.4%。1962年以来钟惠澜等在宽甸应用硫双二氯酚治疗了千例肺吸虫病人得到了满意效果。1978年曹维霁等用国产硝氯酚治疗肺吸虫病胸型26例。杨恩仁等(1980年)用此药又治了305例肺吸虫病人,疗效均显著,现患者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