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结膜切除术联合结膜下羊膜移植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结膜松弛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结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结膜下羊膜移植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国际眼表面疾病指数(OSDI)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OSDI指数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结膜切除术联合结膜下羊膜移植治疗结膜松弛症临床疗效较佳,其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0.1%台盼蓝(Vision blue)染色在缺乏眼底红光反射条件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操作注意点。方法2l例21只眼。采用前房空气泡下染色法,4号钝针头抽取Vision blue 0.1-0.2ml,自辅助切口注入到前囊膜中央表面。留置2-3s灌注液置换出空气和多余染料,应用撕囊镊完成连续环形撕囊操作。结果19眼前囊膜1次均匀着色,2眼经过2次染色后着色均匀,撕囊全部成功顺利,在后续的超声乳化手术中保存的囊袋边界清晰,完整率为100%(21/21),术后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未见与染色有关的副作用及并发症。结论台盼蓝染色是1种简单安全的技术,提高了前囊膜的可见度,有助于术中的连续环形撕囊和整个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角膜切口位置与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邮电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94例(94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A组患者在颞侧10点钟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在角膜上方12点钟位行手术切口。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行角膜波前像差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3个月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B两组患者Z(3,3)分别为(0.37±0.32)μm、(0.98±0.35)μm,Z(4,2)分别为(0.03±0.02)μm、(0.08±0.0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高阶像差(0.77±0.26)μm,B组(1.14±0.3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B两组患者Z(3,3)分别为(0.19±0.03)μm、(0.97±0.39)μm,Z(4,2)分别为(0.03±0.03)μm、(0.08±0.0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高阶像差(0.56±0.17)μm,B组(1.37±0.6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上方12点钟位切口,颞侧10点钟位切口的术后手术源性角膜波前像差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fhy,DR)大鼠的视网膜形态变化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llelial growm factor,VEGF)、内皮素(endomelin,ET)和一氧化氮(N0)的相关关系。方法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模成功后,按病程分为糖尿病2、4、6、8个月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缓冲液,根据与实验组年龄匹配原则平均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在第2、4、6、8个月检测血清VEGF、ET、NO含量,摘除眼球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病程4个月始出现明显视网膜组织水肿,细胞排列紊乱,随病程延长逐渐加重。各实验组血清VEGF、ET含量较同鼠龄对照组高(P〈0.05),糖尿病2个月组血清No含量较同鼠龄对照组高(P〈0.05),而糖尿病6个月组及糖尿病8个月组血清N0含量较同鼠龄对照组低(P〈0.05)。随着病程延长,实验组血清VEGF、ET含量逐渐升高,N0含量逐渐降低(P〈0.05)。实验组血清VEGF与ET含量成正相关(r=0.821,P〈0.01),与N0含量成负相关(r=-0.814,P〈0.01);血清ET含量与N0成负相关(r=-0.802,尸〈0.01)。结论VEGF、ET和N0的含量与DR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考虑血清VEGF、ET和N0含量可以间接反映DR大鼠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角膜切口位置与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邮电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94例(94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A组患者在颞侧10点钟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在角膜上方12点钟位行手术切口.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行角膜波前像差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3个月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B两组患者Z(3,3)分别为(0.37±0.32)μm、(0.98±0.35)μm,Z(4,2)分别为(0.03±0.02)μm、(0.08±0.0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高阶像差(0.77±0.26)μm,B组(1.14±0.3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B两组患者Z(3,3)分别为(0.19±0.03)μm、(0.97±0.39)μm,Z(4,2)分别为(0.03±0.03)μm、(0.08±0.0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高阶像差(0.56±0.17)μm,B组(1.37±0.6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上方12点钟位切口,颞侧10点钟位切口的术后手术源性角膜波前像差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