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江涛  吴在顶 《安徽医药》2019,40(1):38-40
目的 研究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总院治疗的38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左侧18例,右侧20例,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小切口锚钉缝合肩袖的方法治疗,术后进行规范的康复。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进行评分。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VAS评分由术前的(6.2±1.7)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9±1.4)分,UCLA评分由术前的(13.3±3.4)分升高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32.1±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江涛  吴在顶 《安徽医学》2019,40(1):38-40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总院治疗的38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左侧18例,右侧20例,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小切口锚钉缝合肩袖的方法治疗,术后进行规范的康复。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进行评分。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VAS评分由术前的(6. 2±1. 7)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 9±1. 4)分,UCLA评分由术前的(13. 3±3. 4)分升高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32. 1±4. 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江涛  吴在顶  高飞  王怀波  吴启明 《安徽医药》2018,39(10):1253-1256
目的 研究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采用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术后随访,观察并记录膝关节前、后抽屉试验情况,测量膝关节前、后向移位距离以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与术前指标进行比较来评估手术效果。同时通过观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手术安全性做出评价。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前、后抽屉试验均阴性;膝关节平均前后向位移由术前的(9.75±2.50) mm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2.0±1.39) mm;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64.86±7.65)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的(93.96±3.20)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切口及关节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肢外伤性骨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腓骨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14例腓骨下段外踝或胫骨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2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均一期成活,1例软组织少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14例患者均获得2年随访。10例术后12个月随访时受区外形良好,腓骨胫骨化良好,再造踝关节稳定性强,匹配度高。末次随访时,根据Enneking系统肢体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9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应用腓骨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骨与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江涛  吴在顶  高飞  王怀波  吴启明 《安徽医学》2018,39(10):1253-1256
目的 研究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采用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术后随访,观察并记录膝关节前、后抽屉试验情况,测量膝关节前、后向移位距离以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与术前指标进行比较来评估手术效果。同时通过观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手术安全性做出评价。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前、后抽屉试验均阴性;膝关节平均前后向位移由术前的(9.75±2.50) mm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2.0±1.39) mm;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64.86±7.65)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的(93.96±3.20)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切口及关节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辅助TightRope钢板与Triple-Endobutton钢板和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手术方法治疗12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成3组:双Endobutton组,Triple-Endobutton组和TightRope组。所有肩锁关节脱位手术由同一手术团队完成,主刀医生为同一主任医师。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统计手术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近期并发症发生。111例患者获随访,时间6~12(9.1±3.1)个月。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Triple-Endobutton组手术时间最长,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TightRope组手术时间最短,明显低于另两组(P0.05)。3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中,TightRope组明显低于另两组(P0.05)。3组患者术后12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中,TightRope组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TightRope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另两组(P0.05);复位丢失发生率的比较中,双Endobutton组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TightRope组要明显高于Triple-Endobutton组(P0.05);关节粘连发生率的比较中,TightRope组要明显低于另两组(P0.05)。结论:肩关节镜辅助下TightRope钢板固定方案相比双Endobutton钢板固定和Triple-Endobutton钢板固定方案更加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