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萍  黄璟  吕文晴 《中国医药导刊》2015,(4):423-424,428
目的:通过普及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及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致残及死亡率。方法:随机选取辖区内60岁以上的100名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较各患者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前后对疾病的了解及健康行为情况。结果:知识普及后,各患者对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有好的了解,90%的患者能据普及的知识来规范自己的健康行为。结论: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患者能规范自己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2.
3.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微信咨询健康教育模式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3月来门诊就诊的HbA1C>7%的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治疗、宣教和随访,实验组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微信咨询作为新的健康教育手段进行治疗、宣教和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前和干预后3个月血糖、血脂水平水,并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iabetes Self-Care Scale,DSCS)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FPG、HbA1C、LDL-C和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实验组FPG、HbA1C、LDL-C和TG 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FPG、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比较,实验组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高低血糖处理以及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差异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微信咨询作为新的健康教育手段, 可有效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血糖情况。  相似文献   
4.
吕文晴  余俊键  张萍   《四川医学》2019,40(6):628-631
目的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降压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贝那普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血浆生长素水平(Ghrelin)、血栓素2(TXB2)、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ET-1、TXB2、MDA、8-OHdG水平低于对照组,VEGF、Ghrelin、GP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5. 63%,对照组为32. 8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降压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