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心包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为了明确诊断和治疗心包积液常常需要行心包穿刺 ,但传统心包穿刺法是一项风险大、并发症多的技术操作 ,且反复穿刺加重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1999~ 2 0 0 2年 ,我科对 2 3例心包积液病人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经剑突旁或胸骨左缘 5、6肋间穿刺 ,成功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并行心包腔内注射药物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2 3~ 76岁 ;结核性心包积液 11例 ,肿瘤性 10例 ,其中肺癌 6例 ,乳腺癌 4例 ,肺吸虫病 1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例。 2 2例伴有…  相似文献   
2.
向家培  华晓芳  王勇  刘长召  雷玉华 《安徽医药》2018,39(11):1297-1300
目的 探讨甜菜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甜菜碱组(450 mg/kg灌胃),每组6只大鼠。SO组:开胸,前降支动脉下穿线不结扎,IR组和甜菜碱组:开胸,缺血30 min,再灌注4 h。ELISA法检测并比较3组大鼠心肌损伤标记物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b(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和检测炎症因子(HMGB1、IL-17A、IL-6以及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3组大鼠心肌组织凋亡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SO组比较,IR组中心肌损伤标记物(CK、LDH和cTnI)、炎症因子和凋亡蛋白的表达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比较,甜菜碱组心肌损伤标记物、炎症因子和凋亡蛋白的表达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甜菜碱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  相似文献   
3.
房室结双径路(DAVNP)1∶2下传又称为双重性心室反应,心电图表现为一次激动引起连续两个室上性QRS波群,它是DAVNP的一种特殊传导现象,临床较少见,而DAVNP持续性1∶2下传致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则更为罕见,现报道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将16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房颤组(n=87)和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n=75),统计年龄、性别,换瓣前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两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右室内径(RV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年龄大,LAD、RAD、RVD增大,而LVEDD变小,LVEF降低(P<0.01)。单和多因素回归均显示LAD与房颤发生呈正相关(P<0.01),而LVEDD和LVEF与房颤呈负相关(P<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主要与心脏结构发生的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非创伤性心电监测法监测122例心肌梗死患者AVB的发生率及其对药物治疗反应、演变过程和最终预后。结果 122例AMI患者中20例发生AVB(16.4%)。17例发生于下/后心肌梗死者,3例发生于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者。按AVB发生的不同时期分为早发组(发病8 h内,n=8)和晚发组(发病8 h后,n=12),晚发组并发症显著高于早发组(25﹪vs 83.3﹪,P<0.05);早发组对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治疗反应较好(P<0.05);早发组Ⅲ度AVB 7例、Ⅱ度AVB 1例,持续时间短。晚发组Ⅰ度AVB 5例、Ⅱ度AVB 6例、Ⅲ度AVB 1例,持续时间长;早发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晚发组死亡5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MI病人中下/后壁心肌梗死易并发AVB;8 h之内发生的AVB以Ⅲ度AVB为主,早期发生的AVB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青年人(〈45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其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青年AMI患者和同期40例中老年(≥45岁)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危险因素、诱因、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以男性为主,且男性所占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85.3%(29/34)vs.60.0%(24/40),P〈0.05],大量吸烟史患者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82.3%(28/34)执45.0%(18/40),P〈0.05],起病时呈典型胸痛症状患者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88.2%(30/34)vs.50.0%(20/40),P〈0.05];青年组AMI后心脏超声下左心室扩大、射血分数降低患者百分数明显低于老年组[70.6%(24/34)vs.35.0%(14/40),P〈0.05;64.7%(22/34)vs.35.0%(14/40),P〈0.05],左心室短轴切面室壁节段性变薄患者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52.9%(18/34)vs.15.0%(6/40),P〈0.05];青年组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百分数高于老年组[76.5%(26/34)vs.40.0%(16/40),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患者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88.2%(30/34)m25.0%(10/40),P〈0.05]。结论青年AMI患者以男性为主,吸烟为其主要危险因素,症状典型,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心肌受损程度较小,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栀子苷(GE)对高糖诱导过程中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表型转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新生大鼠原代CF,给予高糖刺激(葡萄糖浓度为33.3 mmol/L)和GE干预,24 h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CF细胞内Ⅰ型胶原(ColⅠ)、ColⅢ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活性及丙二醛(MDA)的产量;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乙酰化的Smad3(ac-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给予SIRT1抑制剂EX-527后,采用免疫荧光共染SIRT1及α-SMA。再次检测氧化应激及ac-Smad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浓度的GE处理高糖刺激后的大鼠CF 24 h后,ColⅠ、Ⅲ及CTGF mRNA表达有所降低,且随GE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在1~100μmol/L之间呈现浓度依赖性。GE可明显降低高糖诱导过程中NADPH的活性及MDA的含量,增强SOD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糖诱导下,TGF-β、ac-Smad3及α-SMA水平明显升高,而GE能明显抑制这3种蛋白的升高。同时,GE明显逆转了高糖条件下SIRT1的下调。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应用SIRT1抑制剂EX-527后,GE对高糖条件下α-SMA及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 GE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CF表型转化及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SIRT1介导的TGF-β/ac-Smad3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8.
9.
我科自2003年6月,对32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采取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胸膜活检术,27例明确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向家培 《河北医药》2016,(2):258-260
目的: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50%)中探讨贫血与不良预后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纳入收治的114例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分为心衰伴贫血患者(贫血组)和心衰未贫血患者(未贫血组)。搜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用药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炎性指标:CRP、IL-1β、IL-6、TNFα;心脏重构指标:超声心动图、NT-proBNP),评价贫血是否通过影响上述病理途径而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结果共纳入114例患者,与未贫血组比较,贫血组心衰患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的合并率更高( P <0.05);且过往的心血管事件发病频率更高、症状更重。在心衰治疗中,贫血组心衰患者应用盐皮质激素拮抗剂、地高辛、长效硝酸盐和胺碘酮的患者更多( P <0.05)。贫血组心衰患者 CRP、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未贫血组( P <0.05),而 IL-1β在2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贫血组心衰患者NT-proBNP显著高于未贫血组( P <0.05);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贫血组心衰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心房收缩末容积指数明显高于无贫血组( P <0.05)。结论贫血是心力衰竭患者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物,与心脏炎性反应、心脏重构密切相关,可能是其成为心力衰竭独立危险因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