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小儿口疮孙某,男,3岁。患儿反复口舌溃疡已一年半,经治无效。1987年10月来诊,近3天发热,小溲黄少.大便干结,口腔粘膜及舌边有大小不等溃疡,咽喉红肿,舌质红,苔薄,脉数。诊为口疮。治以清心火,利小便,予清心散、益元散,每3~4小时交替口服,1次0.8克,2天获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血常规检查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有研究对象在早晨8:00-9:00采集空腹血液标本,严格按照标准开展采血作业。观察组患者采无名指末梢血20μL,放置在1.6mL规划塑料管内,促使血液与稀释液化均匀混合。对照组采静脉血2mL,放置在采血管内,摇晃均匀,避免标本溶血。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中,WBC、PLT、HGB、MCHC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中,Hct、MCV、RBC、MCH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血采血一次采集的量较多,在必要时可实现重复测定,能够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景珍  岳晓萍  于新桥 《当代医学》2009,15(28):142-143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治疗小儿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措施。方法缓解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20例:中危12例、标危8例。累计应用80例次大剂量甲氧喋呤治疗,剂量为30~50g/(m^2·次),化疗前后充分水化碱化,用药42小时后开始用四氢叶酸钙解救。间隔2周再重复化疗,连用4次。观察并总结其不良反应的种类、发生率、相应处理措施及转归。结果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口腔溃疡是大剂量甲氨喋呤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大多程度并不严重且可早期预防。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处理,同时充分水化碱化,适宜四氢叶酸钙解救,是保证大剂量甲氧喋呤方案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疗效和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前停用降压药物2周,或未接受过规则的降压治疗,均应用苯那普利治疗,剂量10mg/d,2周后血压未降至正常者改用20mg/d,总疗程6周,治疗前后3次非同日血压的平均值为治疗前后之血压对照,检测治疗前后肾功能情况。结果苯那普利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为94.0%,其中显效74.0%,6周后降至正常者占60.0%。苯那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对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该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er、24h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显著。结论苯那普利能提供24h有效的血压控制,对心脑等主要器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具有疗效好、服用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静脉点滴普鲁卡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对9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双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抗过敏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普鲁卡因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1%浓度静脉点滴8h~10h。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4d~7d症状缓解、对照组8d~11d症状缓解;住院时间两者分别为6d~13d,平均9.5d和12d~17d,平均15d;复发率分别为4%和2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点滴普鲁卡因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LINC01234通过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1,IGF2BP1)/c-My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确诊的31例AML患者和在本院体检的24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分析LINC01234在AML标本和细胞系(MV-4-11、NB4、KG-1、THP-1、HL-60)中的表达模式。HL-60细胞随机记为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BC)组、sh-control组、sh-LINC01234组、sh-LINC01234+pcDNA-control组、 sh-LINC01234+pcDNA-c-Myc组。qRT-PCR检测细胞中LINC01234、IGF2BP1和c-Myc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实验、transwell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施人群GPX1 pro200leu多态性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关联性及其与缺硒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21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和129名正常对照GPX1 pro200leu基因型。非条件Logistic分析各基因型与发病中易感性关系以及与缺硒的交互作用。结果:携带L(LL/PL)基因个体患病风险较非L基因携带者(PP)风险明显增加(OR=1.44,95%CI:1.28~1.61,P=0.000;校正OR=1.53,95%CI:1.31~3.01,P=0.000);条件Logistic分析表明携带LL/PL基因型缺硒个体儿童急性白血病罹患风险是携带PP基因非缺硒的3.39倍(OR=3.39,95%CI:2.66~5.36,P=0.000)(RERI=1.83,95%CI:1.21~2.78;API=0.46,95%CI:0.28~0.76;S=1.31,95%CI:1.08~2.17)。结论:GPX1 pro200leu多态性增加恩施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罹患风险,且与缺硒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中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存综合治疗基础上对22例新生儿肺损伤患儿加用微剂量肝素5-7d,并与对照组18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消失时间短(P〈0.01),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肺损伤疗效显著,且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