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腹膜透析置管后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选择1年内发生腹膜炎≥2次者定义为频发组,1年内仅发生1次腹膜炎者定义为单发组,比较2组临床及实验数据差异,并分析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频发组13例,发生感染性腹膜炎30例次,单发组57例,发生感染性腹膜炎57例次。频发组与单发组相比,患者血压和体质量指数明显升高(P0.05),未及时治疗者[7例(53.85%)比13例(22.81%)]及抗感染疗程不足者[5例(38.46%)比8例(14.04%)]增多(P0.05),无效拔管率[5例(38.46%)比7例(12.28%)]增加(P0.05),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P0.05)。病原学检查分析频发组革兰阴性菌感染率(33.33%)及真菌感染率(10.00%)均较高,但以革兰阴性菌增加的趋势最明显(P=0.035)。2组间置管时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文化程度、腹膜炎诱因、病死率、残余肾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首次腹透液白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体质量指数、严重高血压、低血红蛋白、低血白蛋白为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论营养不良、体质量指数过高、严重高血压为腹膜透析者频发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控制血压、保持标准体质量指数,积极按时规范治疗腹腔内源性感染有助于该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3.
储昭霞  黄春霞  胡宪文  刘伍  汪泳 《西部医学》2021,33(7):1039-1043
【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的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行胃减容手术的肥胖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全麻择期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组(GA组)和全麻联合TAPB组(GA+TAPB组),每组各40例。外周静脉输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2 μg〖DK〗·kg-1〖DK〗·h-1),持续15 min,麻醉采用静脉诱导、七氟醚吸入维持,术后镇痛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TAPB采用超声引导双侧肋缘下的腹横肌平面阻滞(0375%罗哌卡因加1 μg〖DK〗·kg-1右美托咪定)。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T0)、气腹建立后(T1)、袖状胃切除后(T2)、气管导管拔出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SpO2。术前一日、术后三个月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MoCA量表和听觉词汇学习量表(AVLT)评分。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入PACU时(T4)、入PACU1h(T5)、出PACU(T6)及术后1~3 d进行VAS评分以评价镇痛效果,并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前的HAMA、HAMD、MoCA及AVL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A组比较,GA+TAP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P<005),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明显降低(P<005),VAS评分在T4、T5及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二天明显降低(P<005),术后三天需要补救镇痛的患者显著减少(P<005)。GA+TAPB组患者术后三个月MoCA、AVLT延迟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能为胃减容患者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延迟记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Wilson′s病患者脾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及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择期脾切除术的Wilson′s病患者90例,通过计算机程序随机化分为3组:D1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负荷量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即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h)静脉维持至术毕前15 min]、D2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随即给予右美托咪定0.25μg/(kg·h)静脉维持至术毕前15 min]和C组(与D1组容量及输注方法相同的生理盐水)。观察3组躁动评分(RS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不良反应及麻醉满意度差异。结果 C组RSA发生率明显高于D1组和D2组(P均<0.05)。术后各时点D1、D2组“有效”镇痛比例明显高于C组(P<0.05)。D1组心率下降发生率明显增高,C组头疼发生率明显增高,D2组麻醉满意度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维持剂量0.25μg/(kg·h)辅助全麻可降低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