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分析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以及吗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4月至2018年04月来我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高龄患者80例,依不同镇痛使用的药物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吗啡镇痛,研究组予以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镇痛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8、24、48h的VAS评分,与参照组术后2、8、24、48h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用药剂量、镇痛药物给药次数均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以及吗啡的术后疼痛效果均优,但舒芬太尼的应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LEMON评分与创伤急诊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困难的相关性,明确改良LEMON评估法预测困难气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300例气管插管全麻的创伤急诊手术患者,术前给予改良LEMON评估及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并进行困难气管插管量表(IDS)评分.根据IDS评分将300例患者分为气管插管困难组(D组,IDS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90例,ASAⅡ~Ⅲ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组(TⅠ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组),各45例。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T1)、手术开始(T2)、牵拉疝囊(T3)、手术结束(T4)、术后6h(T5)、术后12h(T6)、术后24h(T7)的MAP、HR、SPO_2的变化、VAS疼痛强度评分及麻醉不良反应、麻醉效果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S组T1、T2、T3与T0比较MAP明显下降(P<0.05);与TI组比较T1、T2、T3时段MAP下降明显(P<0.05)。TⅠ组与CS组比较,T2、T3、T4、T7时VAS评分(P>0.05);T6时术后疼痛强度明显较轻(P<0.05)。麻醉不良反应TⅠ组明显较少(P<0.05);麻醉效果评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确切,对生理干扰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上干臂丛神经阻滞在肩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鹤山市人民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肩部手术患者68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上干臂丛神经阻滞组(S组,n=33)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I组,n=35)。于神经阻滞前及神经阻滞后30 分钟经超声对膈肌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深呼吸状态下同侧膈肌移动度、膈肌麻痹发生率。评价麻醉效果,记录术后肩臂部感觉、运动恢复时间及神经阻滞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相近[72.73%vs82.8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I组神经阻滞后30分钟膈肌移动度[(4.10±2.10)cm vs (6.02±1.35) cm]降低、呼吸频率[(17.29±1.84)次/分 vs (16.27±1.61) 次/分]增快、膈肌麻痹发生率[57.14%vs6.06%]增高,术后肩臂部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较缓慢,霍纳氏综合征、声音嘶哑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上干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手术在获得满意麻醉效果的同时,能明显降低膈肌麻痹、霍纳氏综合征、声音嘶哑发生率,术后肩臂部运动、感觉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