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2%葡萄糖氯已定擦浴对ICU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2013年1~8月在ICU住院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8月在ICU住院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住院期间每天2次给予常规温水擦浴,试验组住院期间除每天2次给予常规温水擦浴,再给予2%葡萄糖氯已定擦浴。两组患者均采取口腔护理、会阴擦洗等护理措施。结果 试验组VAP发生率为3.33%,对照组VAP发生率为1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1,P=0.042)。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接触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2%葡萄糖氯已定全身擦浴可安全有效的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00例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各APACHEⅡ分值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各年龄组死亡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结果:APACHEⅡ〈10分组死亡率为0,10~19分组较≥20分组明显低,≥30分组死亡率为100.00%,各年龄死亡患者组的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APACHEⅡ评分可以用来预测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酸依沙吖啶湿性愈合疗法在预防气管切开患者早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ICU行气管切开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气管切开后前6天采用湿性乳酸依沙吖啶纱布联合3M透明敷料进行切口换药,换药频率2次/日。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观察2组在术后96 h和120 h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气管切开术后96 h和120 h时,切口皮肤感染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早期采用乳酸依沙吖啶湿性纱布换药,切口皮肤发红少,感染率低。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氯已定口腔护理联合擦浴的方法,以进一步降低VAP的发生率,进而减少患者的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科ICU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7月收治的7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2%氯已定行口腔护理及常规温水擦浴;实验组则使用氯已定口腔护理联合擦浴法。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平均日费用的差异。结果实验组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住院日及日费用均明显减少。结论使用氯已定口腔护理联合擦浴在预防VAP中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葡萄糖氯已定擦浴对ICU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2013年1~8月在ICU住院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8月在ICU住院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住院期间每天2次给予常规温水擦浴,试验组住院期间除每天2次给予常规温水擦浴,再给予2%葡萄糖氯已定擦浴。两组患者均采取口腔护理、会阴擦洗等护理措施。结果 试验组VAP发生率为3.33%,对照组VAP发生率为1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1,P=0.042)。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接触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2%葡萄糖氯已定全身擦浴可安全有效的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给予肺功能提升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实施常规干预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37例作为研究组。观察2组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检测2组肺功能[最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结果 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理负性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心理负性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务(P>0.05);研究组干预后肺功能,改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内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在干预患者心理情绪的基础上,提升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炎性反应的同时,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