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冰融  舒文秀  陈兵华  乐静 《浙江医学》2022,44(23):2521-2525
目的探讨初诊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生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MBD)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血液科222例初诊分泌型M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MBD分级分为A组(MMBD0~2级,102例)和B组(MMBD3~4级,12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骨病特点、分级及临床病理资料,探讨临床病理特点对MMBD分级的影响。结果222例患者首诊骨痛发生率63.06%,高钙血症发生率9.45%,弥漫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75.22%,溶骨性破坏发生率69.81%;病理性骨折发生率34.68%。溶骨性破坏发生部位以脊柱、骨盆最多见;病理性骨折发生部位以脊柱、肋骨最多见。相比B组,A组BMI、Hb、外周血血小板绝对值、血清白蛋白、TG更高,年龄、血清磷、血清CPR、血清球蛋白、β2-微球蛋白、骨髓原始+幼稚浆细胞比例、骨髓浆细胞比例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年龄、血清CPR、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是影响初诊分泌型MM患者发生3~4级MMB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MMBD是MM的常见并发症,多表现为骨量减少、溶骨性破坏改变;3~4级MMBD以老年、血清CPR及血清球蛋白升高者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初诊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症状性M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X-Tile软件确定PNI的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行患者PFS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高PNI组和低PNI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值、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外周血血小板绝对值、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ISS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PNI指数、是否接受以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是影响症状性MM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PNI指数对PFS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性MM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例初治及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含有硼替佐米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统计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完全缓解4例,接近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达65%,死亡3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变及感染,均经对症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结论 硼替佐米治疗初治和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正> 气胸常见多发,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自1995年10月至96年6月我们对20例气胸用细径硅胶管胸腔留置,低负压持续引流治疗,并对照了单纯抽气法及粗管闭式引流法,结果此法优点明显,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自发性气胸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1—74岁,其左侧气胸12例,右侧气胸8例,高压性气胸5例,闭合性气胸15例。气胸量在60—90%,发病时间1—7天,平均2.5天,上述病例均系住院病人,除临床症状体征外,均具备胸片,胸腔测压资料。  相似文献   
5.
乐静  陈苓 《安徽医药》2017,38(8):1061-1064
目的 观察小儿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呼吸支持疗法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采用呼吸支持疗法治疗的150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资料,统计治疗后临床效果差的患儿例数,对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描述,对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0例患儿治疗后效果差的有24例(占16.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20个月、体质量≤8 kg、就诊时间>3 d,经济基础、机械通气、通气时间≤48 h,患有急性肺损伤、重症肺炎、脓毒症、恶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以及血液系统障碍等患儿间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中枢神经系统障碍(OR=8.367)、脓毒症(OR=6.597)、机械通气(OR=5.487)、恶性疾病(OR=4.854)、重症肺炎(OR=4.579)、急性肺损伤(OR=4.369)、通气时间≤48 h(OR=4.154)、发病至就诊时间>3 d(OR=3.216)、年龄≤20个月(OR=2.135)、经济基础差(OR=1.265)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脓毒症等均是影响小儿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呼吸支持疗法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合理化预防措施,以便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TORC1相关蛋白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5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TORC1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分析mTORC1相关蛋白在不同分层患者中的表达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及log-rank检验分析预后与mTORC1相关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TOR1相关蛋白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阴性表达率远高于阳性率;病理学分级恶性程度高的标本mTOR1、Bcl-2、TSC2、PS6、SSR2、β-catenin的阴性率高,临床分期进展程度高的标本中,mTOR1、Bcl-2、TSC2、PS6、SSR2、β-catenin的阴性率高.Cox回归分析及log-rank检验分析mTORC1相关蛋白表达阴性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TORC1相关蛋白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低表达与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差、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软骨损伤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选择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患者,对照组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无软骨损伤的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RF-IgA、RF-IgM、ACCP、ESR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X线分期患者外周血中RF-IgA、RF-IgM、RF-IgG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Bonferroni法检验发现,II期、III期患者血清中RF-Ig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X线分期患者ACCP、CRP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II期、III期患者血清中ACCP水平明显高于I期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II期患者血清中ACCP水平明显高于II期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I期、III期患者ESR、CRP水平高于I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进行分析,血清中RF-IgA、RF-IgM、ACCP、CRP及ESR水平升高是RA伴软骨损伤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中RF-IgA、RF-IgM、ACCP、CRP及ESR水平升高是RA伴软骨损伤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比较2组治疗后1,5,10,20 d时的血管痉挛发生率、GCS评分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脑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各时段的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5,10,20 d时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预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降低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血流速度,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乐静  赵涛  刘爱林 《实用癌症杂志》2018,(3):353-355,369
目的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Akt/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60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同时纳入胃肠胰腺炎症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入组患者血液中Akt、mTOR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Akt、mTOR的表达,分析AKt、mTOR表达水平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血清AKt、mTO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瘤组织中AKt、mTOR阳性率均较瘤旁组织、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t、mTOR表达水平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远处转移、患者生存时间有关(P<0.05)。结论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血清及组织中均存在AKt、mTOR的高度表达,表达水平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远处转移、患者生存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皂苷(GPS)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游离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80只大鼠腹腔注射40 mg·kg-1链脲佐菌素,并加高脂饲料喂养构建T2DM脂代谢紊乱模型,选取5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二甲双胍组(n=10)、GPS低剂量组(n=10)、GPS中剂量组(n=10)和GPS高剂量组(n=10).二甲双胍和不同GPS剂量干预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游离脂肪酸(FF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IC-KI).结果 模型组与GPS低剂量组细胞凋亡指数(AI)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各治疗组AI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GPS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AI较中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GPS高剂量组AI和二甲双胍组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FPG、HbA1C、FFA、TG、TC、LDL-C、INS和HOMA-IR均高于正常组水平,而HDL-C、QUICKI和HOMA-β均低于正常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甲双胍和GPS干预后,各模型组FPG、HbA1 C、FFA、TG、TC、LDL-C、INS和HOMA-IR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而HDL-C、QUICKI和HOMA-β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FPG、HbA1 C、FFA、TG、TC和LDL-C呈明显的正相关,与HDL-C和体质量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GPS可明显改善T2DM中出现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与绞股蓝总皂苷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降血糖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