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银杏叶提取物改善矽肺大鼠肺内淋巴转运,探讨其对矽肺病程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处理对照组、染尘组及处理组,每组按不同采样时间又分为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42天、第56天5个亚组,每组6只。染尘组及处理组大鼠以非气管暴露法气管内注入1 mL二氧化硅混悬液(50 mg/mL);处理组每日经食道灌注银杏叶提取物混悬液(100 mg/kg);正常对照组灌入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对照组灌入等剂量银杏叶提取物混悬液。分别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及淋巴液中硅元素水平。[结果]染尘组和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染尘后VEGFR-3及淋巴液硅元素水平均在时间上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于第14天达高峰;羟脯氨酸含量持续增加。与染尘组比较,处理组第28~56天VEGFR-3水平升高(P0.05),淋巴液硅元素水平在第7~28天亦升高(P0.05);各时间点处理组羟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染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染尘组及处理组淋巴液硅元素与肺组织VEGFR-3均呈正相关(r=0.651,P0.01;r=0.613,P0.01);硅元素与肺组织羟脯氨酸均呈负相关(r=-0.786,P0.01;r=-0.899,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促进淋巴循环,加快肺内二氧化硅的排除。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0~79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IPB组)和股神经阻滞组(FNB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IPB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行超声引导下IPB,后采用0.5%罗哌卡因5 ml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FNB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行超声引导下FNB,后采用0.5%罗哌卡因5 ml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用量。采用15项恢复质量(QoR-15)量表评估术前、术后1、2、3 d的恢复质量。记录术后12、24、48 h最高VAS(VASmax)疼痛评分和股四头肌徒手肌力测试(MMT)评分。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阿片类药物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记录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穿刺部位感染和局麻药中毒等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头晕、恶心呕吐、深静脉血栓和谵妄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腘丛神经阻滞(PPB)联合收肌管阻滞(AC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选择初次进行全身麻醉下单侧TKA的患者60例,男15例,女45例,年龄50~80岁,BMI 18~30 kg/m2,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PB联合ACB组(P组)和ACB组(A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P组采用0.5%罗哌卡因15 ml行ACB,后采用0.5%罗哌卡因20 ml行PPB,A组单纯采用0.5%罗哌卡因15 ml行ACB。记录术中瑞芬太尼总量和手术时间。记录术后4、8、24、48、72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1、2、3 d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术后4、8、24 h患肢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记录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与A组比较,P组术后4、8、24、48、72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时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2 d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明显增大(P<0.05),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肢运动阻滞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术后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感染、血肿、院内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 腘丛神经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不影响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剂量。方法 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静注阿芬太尼2.5μg/kg组(O1组,n=30)、5.0μg/kg组(O2组,n=30)、7.5μg/kg组(O3组,n=30)和10.0μg/kg组(O4组,n=30),2 min后缓慢注射丙泊酚1.5 mg/kg,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3分时开始行胃镜检查。记录胃镜检查时间、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发生体动次数、丙泊酚用量、丙泊酚追加次数和患者苏醒时间;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MOAA/S评分≤3分满足胃镜检查要求时(T1)、胃镜通过咽喉部时(T2)和检查结束胃镜撤出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O1组和O2组相比,O4  相似文献   
6.
环泊酚是一类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 属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 是在丙泊酚的异丙基侧链引入环丙基, 形成新的手性分子, 增加了空间效应, 从而增加了对GABA受体的亲和力, 具有效价强度高、迅速起效、快速恢复、低蓄积、不良反应少等优势, 适用于各类内镜诊疗操作和ICU镇静、全身麻醉等。本文就环泊酚的药理学特性、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80岁,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I组)和股神经阻滞组(F组),每组30例。I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髂腰肌平面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10 ml;F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10 ml。两组均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5 ml。随后两组均行全麻。术后若患者VAS疼痛评分≥4分,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记录入PACU即刻及术后2、4、6、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和股四头肌徒手肌力(MMT)分级。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补救镇痛情况和患者满意情况。记录恶心呕吐、头晕、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及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F组比较,I组入PACU即刻及术后2、4、6、24 h MMT分级明显升高(P<0.05),首次下床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入PACU即刻及术后2、4、6、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补救镇痛率、患者满意率、术后48 h MMT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
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保留患者运动能力,安全性较好,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确定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取择期全麻手术患者, 性别不限, 年龄40~64岁, BMI 20~30 kg/m2, 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5 mg/kg, 5 min后记录基础MAP和HR, 取3次平均值为基础值。依次静脉注射环泊酚和阿芬太尼10 μg/kg, 待BIS值<60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 2 min后置入喉罩, 行机械通气。置入喉罩后3 min内MAP最大值或HR最大值较基础值增加≥20%, 或者出现体动、呛咳、皱眉、口角抽动、流泪、喉痉挛、BIS值未能下降至60以下, 发生上述一种则判定为发生阳性反应。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 环泊酚初始剂量为0.4 mg/kg, 相邻剂量比为1.1, 若发生阳性反应时, 则下一例患者升高1个剂量梯度;否则降低1个剂量梯度。采用probit法计算环泊酚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复合阿芬太尼10 μg/kg时环泊酚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50及其95%CI为0.291(0.231~0....  相似文献   
10.
环泊酚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静脉麻醉药物, 是在丙泊酚的侧链上加入环丙基, 降低其亲脂性, 增强其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的亲和力[1]。临床Ⅱ期及Ⅲ期研究显示, 环泊酚用于短小全麻手术的效果并不劣于丙泊酚[2,3]。虽然环泊酚已被批准用于成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 但Ⅳ期临床数据有限, 尤其针对老年患者, 因老年患者血管顺应性减低, 且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对保证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安全极为重要。因此, 本研究拟采用序贯法测定环泊酚诱导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 为全身麻醉诱导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