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分布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0例帕金森病患者及50名正常人分别用NMS问卷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调查,并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帕金森病患者98%伴有NMS,以近记忆力下降、便秘、不宁腿发生率最高;与正常人比较,除性欲改变、性生活困难和恶心或呕吐3项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F-36的8个维度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便秘、近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不宁腿和睡眠障碍与SF-36评分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中NMS的发生率很高,并对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总结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后的观察要点与护理经验。方法对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的患儿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包括舒适的体位、严密观察各系统的并发症及健康指导等。结果此类患儿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结论患儿术后需认真做好各项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在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影响(效果).方法 将200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辨证施护结合传统健康教育(即口头教育),试验组采用辨证施护结合路径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行为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行为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施护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水平、行为依从性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发生严重冠状面失衡进行再次手术翻修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21年8月手术治疗的7例脊柱侧凸矫形术后严重冠状面失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本次手术年龄21.3±7.5岁(14~32岁)。随访16.3±4.2个月(12~25个月)。统计初次手术年龄、既往手术次数、本次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固定节段。在本次手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在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主胸弯及腰弯Cobb角、最下固定椎倾斜角、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冠状面骨盆倾斜角等,计算CBD的矫正率。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使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本次手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及转归情况。结果:初次手术年龄8.86±4.14岁(3~15岁);手术次数5.29±3.55次(2~13次);本次手术时间为346.14±64.65min,术中出血量1342.86±687.65ml;6例患者行不对称性PSO截骨,1例患者行多节段Ponte截骨、延长内固定融合节段。术前CBD为77.23±33.28mm,...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国内医院骨科深静脉血栓(DVT)预防护理现状,为医院及相关科室推进系统化DVT预防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国内骨科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现状的调查问卷,对报名参加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科VTE预防护理管理论坛的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来自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25家医院。调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电子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18份。结果118家医院开展院内DVT专项培训比例为82.2%(97/118);护士获取知识途径中,院外交流、查阅文献、国际交流分别为70.3%(83/118)、60.2%(71/118)、14.4%(17/118);建立医院DVT风险预警信息化系统的比例为57.6%(68/118);院级专业组制订完善的DVT预防护理制度流程占44.1%(52/118),科级专业组制订完善的DVT预防护理制度流程占36.4%(43/118);DVT预防护理管理综合评价中,65.3%(77/118)的医院评价为优良,34.7%(41/118)的医院评价为一般及欠缺。结论国内医院骨科对DVT预防重视程度较高,但在骨科患者DVT预防护理管理体系化建设中,DVT风险预警信息化系统的普及、DVT预防设备措施应用、DVT预防护理相关制度完善及专业管理具体规范实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Lenke 1、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病人行脊柱后路椎弓根钉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短期内肩自发性平衡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中心行后路椎弓根钉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AIS的21例病人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标准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测量主胸弯Cobb角、上胸弯Cobb角、腰弯角度、影像学肩高、锁骨角,并采用T1倾斜角和颈椎轴线角评价内肩自发性平衡情况。结果 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主胸弯Cobb角、上胸弯Cobb角、腰弯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1平衡2例(9.52%,2/21),术后即刻6例(28.57%,6/21),术后6个月13例(61.90%,13/21),术后6个月时达到T1平衡的比例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颈部平衡3例(14.29%,3/21),术后即刻13例(61.90%,13/21),术后6个月17例(80.95%,17/21),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时的颈部平衡比例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nke 1、2型AIS病人矫形术后内肩平衡(尤其是T1平衡性)会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