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确的致痫灶定位一直是困扰癫痫外科医生的难题。近年来,各种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尤其是功能显像技术的发展,为致痫灶的定位提供了更有效、更准确的定位方法。该文将常用的功能显像技术在难治性癫痫研究中的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椎管内肿瘤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其再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31例复发椎管内肿瘤的复发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再次行手术治疗。结果:恶性肿瘤及生长部位特殊的良性肿瘤容易复发。再次手术后21例经2个月-9年随访,症状体征继续改善者17例,无变化3例,死亡1例。结论:肿瘤的病理性质及肿瘤生长部位是导致肿瘤术后残留以致复发的重要因素;提高手术技能,对复发肿瘤再手术,其疗效仍然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3.
探讨经眉“锁孔”显微手术治疗大型或巨大型垂体腺瘤的入路方法,以期提高手术效果。本组15例,其中全切11例,其余4例因肿瘤包裹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或侵犯下视丘而作次全切除。所有病例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均无感染。作者认为“锁孔”手术可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直视下手术有助于视神经、视交叉及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的保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后脑底池变化评分与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对 2 8例椎管内复发肿瘤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并推断其复发因素。结果 :手术后有肿瘤残留者、恶性肿瘤患者及生长部位特殊的良性肿瘤患者容易复发。结论 :椎管内肿瘤术后复发主要与肿瘤残留有关 ,肿瘤的病理类型 (恶性肿瘤 )及肿瘤生长部位亦是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7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8小时伴意识障碍"入院.查体:BP:179/108 mmHg,神识朦胧,查体不合作,有运动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浅,伸舌略右偏,颈有抵抗,右侧肢体肌力Ⅱ级,肌张力低,且病理征阳性.  相似文献   
7.
19例“锁孔”(keyhole)手术,采用经眉弓、经纵裂、经颞及经颞下4种入路,其中采用经眉弓眶上入路最多,共12例。本组垂体瘤11例,全切8例,次全切除3例。其他3例肿瘤除1例岩斜鞍区脑膜瘤近全切除外,均获全切。且所有病例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均无感染。“锁孔”技术是依据放射影像学,针对病人的解剖特点和病变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地设计和选择恰当的窗口和手术通道到达目标,同时减少对周围结构的侵袭,降低手术副损伤。“锁孔”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术中大多可以不输血;术后恢复快,减少了住院费用,且出院后即可恢复正常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8.
由于解剖和生理特点 ,基底动脉瘤有一些表现为梭形动脉瘤 ,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传统的血管内栓塞都无法将动脉瘤腔消除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我们采用血管内支架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 ,既栓塞了瘤体又保持了载瘤动脉的通畅。1 病历简介患者 ,男 ,43岁。因急起头痛伴发作性意识障碍 5小时入院 ,有双眼上翻 ,双上肢抽动 ,无呕吐及大小便失禁。既往有发作性头痛病史 10年 ,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检查 :神志欠清 ,烦躁不安 ,颅神经 (一 ) ,脑膜刺激征阳性。头颅CT示 :蛛网膜下腔出血 ;MRI检查见脑干区肿胀 …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我科从 1994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3 2 0例。根据GCS评分 ,入院时GCS≤ 8分和入院时但伤后 48小时病情恶化至≤ 8分 ,至少作过一次CT扫描 ,且图像符合要求 ,上述两项符合者共 2 70例 ,占 84 4%。本组 2 70例中男 2 10例 ,女 60例 ,年龄 4~ 79岁 ,平均 3 8 4岁。致伤原因 :车祸 172 (占 63 7% ) ,坠落伤 5 4例 ,跌伤 2 6例 ,打击伤 18例。GCS评分与瞳孔改变 入院时GCS 3~ 5分 10 0例 ,6~ 8分 10 4例 ,GCS >8分 ,伤后 48h病情恶化者 66例。瞳孔两侧不等大者 86例 ,两侧散大…  相似文献   
10.
颅骨缺损是颅脑损伤病人伤后及脑肿瘤术后较常见的后遗症,我科2005年4月~ 2011年4月将二维数字化钛网成形技术应用于修补颅骨缺损284例,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150例,女134例,年龄16~72岁,平均41岁;创伤200例,高血压脑出血76例(其中因合并脑积水同时行V-P分流5例),肿瘤术后8例;缺损部位:额部99例,颞部36例,顶部149例.缺损面积4.3 cm ×5.9 cm~10.5 cm× 16.3 cm(平均7.6 cm× 12.96 cm),均于去骨瓣术后3 ~12个月做颅骨修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