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时,因术中牵拉胆囊多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血流动力学变化,严重者可发生循环骤停。笔者观察到牵拉胆囊前静注麻黄碱具有预防作用,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单纯胆囊切除术病人160例,ASAI~Ⅱ级,男73例,女87例,年龄30~65岁,排除心肺功能障碍和肾脏及内分泌系统疾患。1·2方法1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选择T9~10穿刺,向头端置管4·0cm。2%利多卡因试验量3~5ml,出现麻醉平面后追加麻醉维持用药(1·…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骨髓中的细胞包括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两大类,其中骨髓基质非造血细胞中含有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 cells,MSCs)。由于早期分离培养骨髓MSCs时,发现其形状呈现成纤维细胞样而被认为是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fibroblastic colony forming unit,FCFU)或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 marrowstrom al fibroblast,MSF)。这些细胞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结缔组织,如骨、软骨、骨骼肌、肌腱、韧带、真皮、脂肪和骨髓基质,也可分化成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因此,这类细胞又称MSCs、间充质祖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麻与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E组) 、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C组),每组38例。E组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术中0.2%罗哌卡因维持;C组行切口及上下肋间神经阻滞,两组全麻诱导及维持一致。采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 QoR-40)对患者进行术前1天、术后3天恢复质量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两组患者进行拔管后4h、8h、12h、24h 安静和活动后的VAS评分;同时记录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C组相比,E组在术后3天QoR-40各项评分均高于C组(P<0.05);E组静息和运动状态下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降低(P<0.05);E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C组减少(P<0.05)。 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开胸手术患者,不仅镇痛效果良好,还能明显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用于减少急性疼痛的最广泛的处方药,并且经常用于改善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加速术后恢复[1-3]。通常来说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两种同工酶COX-1,COX-2,来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COX-1的抑制剂有潜在不利影响,比如胃溃疡和出血,抗血小板聚集加剧出血风险,并且影响肾功能,由于这些副作用,许多外科手术患者中限制使用NSAIDs[3, 4]。因此,已经开发出选择性抑制COX-2的新型NSAIDs抑制剂以减少这些副作用,且具有与常规NSAIDs类似的功效[5]。研究表明COX-2抑制剂在非心脏手术的术后镇痛有效和安全的[2, 6, 7]。帕瑞昔布钠就是其中之一,它是首个可以静脉和肌肉注射的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被广泛用于术后镇痛。本文对最近5年(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发表在PubMed和Springer上的外文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鱼精蛋白(protamine)在麻醉中主要用于心脏手术病人体外循环后对肝素抗凝作用的拮抗,恢复病人的正常凝血功能,减少出血。不同的病人对鱼精蛋白的反应不尽相同,如先天性抗凝血酶Ⅲ缺乏、肝功能低下、左房黏液瘤、风湿性瓣膜病等病人对肝素反应不同,因此对鱼精蛋白的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脑是一个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的器官,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这一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在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血再灌注致使神经元损伤的过程复杂,主要机制为线粒体受损、能量代谢异常、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s)的神经毒性、自由基的积累、炎症相关介质产生等,致使细胞凋亡程序激活。通过对以上各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明确各种脑保护药物的作用靶点。本文就脑缺血再灌注导致脑损伤的相关机制及最新治疗药物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老年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进行肝癌手术的8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开展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不进行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分析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患者术后产生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术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S100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8-异-前列腺素F(8-iso-PGF)、脑氧摄取率(CERO2)、颈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的QoR-15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微创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我科2011 年5 月至2015 年12月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术治疗VSD 的患者86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筛选适合封堵的VSD 患者,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评估VSD 是否适合封堵治疗,并确定封堵器型号,引导封堵器释放,评判封堵效果,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86例VSD 患者中84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7.67%,2 例封堵不成功中转体外循环下修补。随访6~24 个月,无残余漏,心功能改善。结论 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配合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VSD 技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胸腔镜手术需要相对静止、充分清晰的术野,施行泄露测试时需要调整气道压力,因此通常在全身麻醉插入双腔管实施单肺通气下进行手术.与气管插管全麻相比,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胸腔镜手术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但是具有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术后苏醒迅速、手术室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因此,近年随着麻醉和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及镇静药物和麻醉手术耗材的优化发展,非气管插管麻醉逐渐应用于胸腔镜手术.本文将对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的发展简史、麻醉选择、围术期相关麻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并丙泊酚靶控输注行无痛胃镜检查对冠心病患者循环稳定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冠心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0.2μg/kg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观察组予0.6μg/kg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观察麻醉相关指标、循环相关指标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检查前比较,两组检查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R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检查中SBP、DBP、HR、RR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检查前比较,对照组检查结束即刻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检查结束即刻LDH、CK-MB、CK、AST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瑞芬太尼并丙泊酚靶控输注可减少冠心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循环波动,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