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区域阻滞镇痛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未于急诊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和试验组(于急诊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每组9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阻滞前、阻滞后30min、住院后1d的疼痛程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氨酚羟考酮片使用情况以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阻滞前、术前及术后24h的应激反应指标(3-甲氧基肾上腺素、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结果 阻滞前,两组患者静息状态、运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阻滞后30min,试验组患者静息状态、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后1d,试验组患者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的氨酚羟考酮片使用比例以及恶心、呕吐、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的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9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普瑞巴林口服,45例)和联合组(普瑞巴林口服+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45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2、 4、 8周的疼痛,以及治疗前及治疗4、 8周的睡眠质量;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液疼痛介质[P物质(SP)、 β-内啡肽(β-EP)、神经降压肽(NT)]水平;统计并比较2组普瑞巴林用药量、加用羟考酮例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1、 2、 4、 8周的VAS评分和治疗4、 8周的PSQI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8周,联合组血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β-EP、 N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联合组普瑞巴林日用药量、加用羟考酮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活化参与胰腺癌细胞解离调节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仓鼠高转移株(PC-1.0)和低转移株(PC-1)胰腺癌细胞中EGFR、活化(磷酸化)EGFR (p-EGFR)、活化(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2 (p-MEK1/2)及活化(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p-ERK1/2)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胰腺癌细胞解离状态变化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细胞解离因子(DF)明显诱导低转移株胰腺癌细胞(PC-1)中EGFR、p-EGFR、p-MEK1/2和p-ERK1/2的表达,同时诱导其细胞克隆解离.相反,AG1478(EGFR活化抑制剂)明显抑制高转移株胰腺癌细胞(PC-1.0)中EGFR、p-EGFR、p-MEK1/2和p-ERK1/2的表达,同时诱导PC-1.0细胞聚集成细胞克隆.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活化后激活MEK/ERK信号通路,从而参与胰腺癌细胞解离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肠黏膜上皮Occludin蛋白的表达,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方法 建立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电镜下观察肠上皮超微结构,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肠上皮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电镜下肠上皮超微结构未见异常;实验组3h无明显变化,其他时点可见肠上皮微绒毛稀疏、排列不整齐,部分断裂、脱落;细胞器受损,核内异染色质浓缩且边集,细胞连接增宽,24h时改变最明显。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均匀一致地分布于肠上皮细胞连接处的顶端;实验组分布不均,occludin表达随时间推移表达逐渐降低,24小时达最低。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3448±0.0028,0.3431±0.0020,0.3423±0.0019,0.3394±0.0015,0.3095±0.0027,3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6h、12h、24h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早期即有肠粘膜屏障损伤,肠上皮细胞间连接增宽,其可能机制与肠上皮occludin蛋白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 ,也是危及人民生命的一种临床急症。我们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病人 ,并作对比研究 ,观察其在止血 ,溃疡愈合中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 均为我院经内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病人共 64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共 36例 ,男 2 9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39± 1 1岁 ,其中胃溃疡 8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8例。对照组共 2 8例 ,男 2 2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4 0± 1 2岁 ,其中胃溃疡 5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3例。所有病例均为单个溃疡且两…  相似文献   
6.
环丙沙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6例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环丙沙星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环丙沙星组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与头孢噻肟组相近,高于头孢呋新组,结论环丙沙星是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后凸畸形患者截骨矫形术后腹部变化及消化功能的改变。方法:2009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行截骨矫形术的AS后凸畸形患者53例,其中男48例,女5例。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截骨节段为L1~L3。在术前及术后18个月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GK),在全脊柱三维CT重建图像上测量正中矢状面腹部面积(AMSPA)、正中矢状面剑突到脊柱前缘的最短距离(MD)及肝门、两侧肾门、脾门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记录术前、术后18个月体重、ODI及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SRS-22)量表评分。术后18个月对患者消化功能进行评估,食量增加不明显为A组,食量明显增加为B组;大便频率无明显改变(3~4天1次)为1组,大便频率改善明显(1~2天1次)为2组。结果:术后18个月53例患者ODI及SRS-22量表评分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GK较术前明显变小(P0.05),MD、AMSPA和体重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肝门、脾门、左侧肾门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均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右侧肾门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29例患者大便频率较术前有所增加,24例改善不明显;33例食量较术前明显增加,20例食量增加不明显。术后18个月1组与2组患者的年龄及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的年龄、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1组GK明显大于2组(P0.05),A组GK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对AS后凸畸形患者,通过截骨矫形手术可以缓解脊柱屈曲对脏器的挤压、改善受挤压脏器的位置;术后患者消化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6岁.4个月前开始反复腹部绞痛、腹胀,伴顽固性便秘、食欲减退及肢体无力,无恶心及呕吐,曾于外院多次就诊,诊断为"肠梗阻"、"十二指肠壅积症"及"胰腺炎"等疾病(立位腹平片、钡餐透视、肠镜及血淀粉酶均未见明显异常),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9.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subtractionosteotomy,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后凸畸形术中大量出血(massivebloodloss,MBL)的预测因素。方法共收集147例PSO治疗AS后凸畸形的病例数据。其中106例资料完整,分为两组:A组( n=69)术中出血量≥估计血容量的30%,B组( n=37)术中出血量<估计血容量的30%。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数据,应用单因素分析大量出血所有可能的预测因素。应用多因素 Logitic 回归分析大量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 Pearson 相关性检验分析全部106例大量出血的发生率与脊柱外科医生PSO手术积累量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65%)中, GK角≥70°、固定节段数≥9、双节段截骨的例数比B组(35%)更多。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固定节段数≥9以及双节段截骨是大量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出血的发生率随着脊柱外科医生PSO手术积累量的增加而下降,二者呈线性相关。结论 PSO手术治疗AS后凸畸形的患者中,大量出血的发生率为65%。术前 GK 角≥70°、双节段 PSO 截骨以及固定节段数≥9是大量出血的预测因素,后两者是独立预测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脊柱外科医生 PSO手术量的积累,大量出血的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