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药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疼痛是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主要原因。瑞芬太尼是一种短效阿片类药物,半衰期短,术后苏醒迅速。瑞芬太尼的超短效作用使患者术后急需镇痛药物。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芬)是非甾体类静脉注射靶向镇痛药物,具有作用持久,疗效确切的优点。本研究旨在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消除瑞芬太尼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54岁,167.5cm,74.1kg,因"食管胃结合部癌新辅助化疗后为行进一步治疗"入院。既往"支气管哮喘"病史20余年。查体:HR 76次/分,RR 18次/分,体温36.5℃,动脉血压136/82 mmHg。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胸部CT示:食管胸段壁增厚,右侧支气管壁稍增厚,两肺多发肺大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管腔通畅,黏膜光滑。麻醉医师  相似文献   
3.
苏畅  裴焕爽  马兰  张涛  李力兵 《心脏杂志》2011,23(1):103-106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不同年龄组患者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以及阿托品对心率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行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先按年龄分组:中年(M,40~59岁)和老年(O,≥60岁),每一组又随机分为单纯应用瑞芬太尼(R)组和阿托品(A)预处理,共分为4个组(每组20例):中年单纯瑞芬太尼组(RM)、老年单纯瑞芬太尼组(RO)、中年阿托品预处理组(ARM)和老年阿托品预处理组(ARO)。RM组和RO组静脉恒速泵入瑞芬太尼2 μg/kg,泵速为1 μg/(kg·min)。其余两组患者给药方式相同,只是在静脉应用瑞芬太尼之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1 min(T1)、2 min(T2)、3 min(T3)、5 min(T5)、7 min(T7)等各时间点的心率(HR)、低高频比值(LF/HF)。结果: RM组和RO组患者的HR、LF/HF值在T1~T7各时间点,与T0相比均降低(P<0.05);而ARM组患者给药后的各时间点的HR、LF/HF值与T0相比较,未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ARO组的HR和LF/HF值在给药后也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P<0.05),但与RO组相比,下降的幅度较小。结论: 静脉泵入瑞芬太尼时,中老年患者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而阿托品可以拮抗瑞芬太尼减慢心率的作用,因此瑞芬太尼应用于中老年患者时,提倡预先应用阿托品以预防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4.
裴焕爽  裴进宽  王树青 《河北医药》2010,32(19):2665-2667
目的观察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麻醉对开胸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食管下段癌、贲门癌切除术患者,ASAⅠ或Ⅱ级,按硬膜外给药不同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0.375%罗哌卡因组);Ⅱ组(2%利多卡因组)。2组入室15min后连接HXD-I型多功能监测系统(哈尔滨华翔公司)监测心率变异性(HRV),并连续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心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Aspect2000脑电监测仪连续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硬膜外穿刺成功阻滞平面满意后,硬膜外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2%利多卡因各5ml。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异丙酚以血浆靶浓度3μg/ml行TCI,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6mg/kg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调整异丙酚靶浓度维持BIS50~55,每45分钟硬膜外分别追加0.375%罗哌卡因、2%利多卡因各6ml。记录2组各时间点[麻醉前(T0),手术麻醉不同时点(T1~T6)]MAP、HR、BIS、HRV的相关参数及麻黄碱和阿托品用药情况。结果麻醉中BIS、MAP和HR的变化组间比较:2组T1~T6的BIS值、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2组BIS,与T0比较,T1~T5的BIS都降低(P〈0.05),T6的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MAP和HR与T0比较,T1~T5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6的MAP、HR都升高(P〈0.05)。HRV指标改变组内比较:与T0比较,2组患者T1~T6的LF、HF、LF/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2组T1~T6的LF、HF、LF/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开胸手术时,与2%利多卡因一样,麻醉效果确切,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稳定性,该方法能安全用于临床麻醉。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70岁,161 cm, 55.4 kg, 因“胸痛2个月余”入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胸痛,无心慌、气短等症状,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曾于25年前骨盆骨裂,后保守治疗。入院后行胸部增强CT示:右肺多发不规则结节影,不除外恶性,建议穿刺活检。穿刺病理示:非小细胞肺癌。近期服用多种中药“百部”、“夜交藤”、“大黄”、“丹参”,建议停药7 d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患者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功能、呼吸力学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的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35~64岁,BMI 18~28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F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 mg/kg,C组不予处理。于麻醉诱导前20 min(T0)、单肺通气30 min(T1)、单肺通气60 min(T2)、双肺通气15 min(T3)时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并记录SpO2。记录T1、T2时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无效腔气量与潮气量之比(VD/VT)。记录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发生情况、补救例数、术后转ICU例数、术后72 h内肺不张、急性肺损伤和肺炎发生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F组T1时SpO2、T1—T3时PaO2和OI、T1、T2时Cdyn明显升高(P<0.05);T1、T2时Ppeak和VD/VT、T2时Pplat明显降低(P<0.05)。两组无一例单肺通气期间发生低氧血症和补救、术后转入ICU、术后72 h内发生肺不张、急性肺损伤和肺炎。
结论: 对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注氟比洛芬酯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功能,优化呼吸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甲磺酸罗哌卡因鞍麻用于肛门会阴部手术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巧荣  裴焕爽 《河北医药》2010,32(14):1866-186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甲磺酸罗哌卡因鞍麻用于肛门会阴部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肛门会阴部手术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例40组。与L3-4间隙穿刺。注药时患者取坐位,以0.2彬s的速度分别注入重比重混合局麻药。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用改良的Bromage分级评估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以患者提肛肌收缩肛门和指诊观察肛门括约肌阻滞程度。比较3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记录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均能达到感觉阻滞。但A组肛门括约肌不完善多于B、C组(P〈0.05);B组感觉阻滞消退至S2-3时间、完全下肢运动阻滞发生率及尿储留发生率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重比重液8.94mg用于肛门会阴部手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帕瑞昔布钠是特异性环氧化酶-2 (COX-2)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术前给药对短小手术患者有超前镇痛效果[1],而对于胸外科等大手术患者其超前镇痛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评价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用于肺癌根治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在下肢短小手术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下肢短小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对照组);B组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加舒芬太尼5μg;C组甲磺酸罗哌卡因5.96mg加舒芬太尼5μg。监测记录患者循环功能、感觉阻滞程度、术毕运动阻滞程度、镇痛维持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A、B组MAP明显下降、HR减慢(P〈0.05),C组变化不明显。C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用药后感觉阻滞效果均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A、B组改良Bromage分级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镇痛维持时间显著长于C组(P〈0.01),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多于C组(P〈0.05)。结论小剂量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感觉阻滞完善、运动阻滞弱,用于下肢短小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