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8篇
口腔科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9月—2001年8月我院采用通腑醒脑胶囊配合西药抗凝、血管扩张剂、神经保护剂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45例,并与西药治疗的44例作对照,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小儿痹症10例秦工民,潘宏伟内蒙古中蒙医医院(010020)扎兰屯市中蒙医院(162650)笔者经多年临床所得选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小儿痹症10例收到满意疗效。临床资料在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5~9岁患儿居多;病程半年以...  相似文献   
3.
中蒙医基础理论之异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医学与中医学一样,同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在同自然界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积累的传统医学。故蒙医学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必然会有诸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所处地域及生活环境的不同,又会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就将异同浅析如下:从宏观论,中蒙医学对于人体认识基本相同,认为:人体是一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都是以整体观念来研究人体动态的各种内在联系。从而阐述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在临床上它对疾病主要采取以综合。分析和判断的方法进行诊治。从中蒙医学之基础理论所包含的内容看:中医基础;“是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周围性肺结节切除术患者呼吸、循环和急性期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周围性肺结节楔形切除术的患者84例,男45例,女39例,年龄18~64岁,BMI 18~25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42例。两组麻醉诱导前 10 min分别恒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首量泵注结束后行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E组麻醉诱导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术中维持艾司氯胺酮0.5 mg·kg-1·h-1持续泵注。S组麻醉诱导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术中维持瑞芬太尼0.05 μg·kg-1·min-1持续泵注。两组其余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一致。记录术中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和体动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后(t1)、打开胸膜后30 min(t2)、拔除喉罩前(t3)、送返病房前(t4)的HR、MAP、SpO2、PaCO2和PaO2。记录t1、t2、t3 时VT、RR。于t0 及术后24 h(t5)时抽取肘正中静脉血3 ml,检测TNF-α、IL-6浓度。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幻觉、谵妄、噩梦发生情况,口腔分泌物量和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 与S组比较,E组术中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和体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t0 时比较,S组t1时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t1、t2、t3 时SpO2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E组t1、t2、t3时SpO2明显升高(P<0.05),t1、t2、t3、t4 时PaCO2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P<0.05),t1、t2 时VT明显增大、RR明显增快(P<0.05), t5 时静脉血TNF-α和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幻觉、谵妄、噩梦发生率和口腔分泌物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艾司氯胺酮可以降低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周围性肺结节切除术患者术中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急性期炎症反应,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序贯法测定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麻醉前镇痛的半数有效容量(EV50)。

方法 选择2022年1—8月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65岁,BMI 18~24 kg/m2,ASAⅠ—Ⅲ级。在超声引导下行PENG阻滞,定位成功后,于腰肌肌腱后方和耻骨支之间的肌筋膜平面单次注入0375%罗哌卡因。采用序贯法测定0.375%罗哌卡因EV50,初始给药容量为12.5 ml,相邻容量梯度为1.5 ml。注药后20 min评估镇痛效果,若患肢活动时VAS疼痛评分<4分,视为镇痛有效,则下一例患者容量降低一个梯度;反之,则升高一个梯度,至出现7个镇痛有效-镇痛无效交叉点时结束研究。采用Probit概率回归法计算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的EV50、95%有效容量(EV95)及其95%可信区间(CI)。

结果 0.375%罗哌卡因EV50为8.84 ml(95%CI 7.50~9.85 ml),EV95为11.12 ml(95%CI 9.78~17.09 ml)。

结论 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超声引导下单侧PENG阻滞进行麻醉前镇痛的EV50为8.84 ml(95%CI 7.50~9.85 ml)。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一次性根管进行治疗)和对照组(行传统的多次根管进行治疗),最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且随访6-12个月,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隐裂伴牙髓病患者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和天然煅烧骨(calcined natural bovine bone,CBB)对颅骨缺损修复疗效,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依据。 方法选18只成年兔在颅骨左右侧分别制作10 mm直径大小圆形骨缺损,分为实验1组(植入CBB)、实验2组(植入PRF和CBB)和对照组(不植骨)。在术后4周、12周、20周取颅骨标本,分别行甲苯胺蓝染色、四环素荧光染色、影像学CT测定各组骨缺损区新骨形成面积、成骨速度、移植物吸收和骨密度值。 结果 在术后4周、12周和20周时实验1组和实验2组新骨形成速度、成骨面积、成骨钙化程度及骨密度值均大于对照组;实验2组成骨面积和骨密度大于实验1组(P<0.05),中央网孔内成骨明显;对照组在12周和20周新骨形成明显减少。结论 CBB对颅骨缺损修复有明显疗效,PRF可促进CBB对骨缺损修复作用,可能与PRF的骨诱导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86年到1993年期间,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蒙医药辨证治疗全身性红斑狼疮29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其中基本治愈13例,达44.8%;显效6例,占20.6%;好转5例,占17.2%;无效5伊1,占17.2%。总有效率为82.6%。  相似文献   
9.
1青光眼冯某,女,58岁,1994年5月10日就诊。患近视眼40多年,近2个月来视力下降明显,双目于涩,头眼胀疼,稍看书症状加重。曾去眼科治疗,诊为青光眼.就诊时查眼球硬、舌质淡、苔白、脉结代而细。追问病史,患风心病40多年,房颤10余年.常感周身不适,关节疼痛。辨证属肝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麻醉诱导前预注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男52例,女68例,年龄18~64岁,BMI 20~35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C组)、右美托咪定0.5 μg/kg组(L组)、右美托咪定0.75 μg/kg组(M组)和右美托咪定1.0 μg/kg组(H组),每组30例。C组麻醉诱导前10 min恒速静脉泵注生理盐水0.5 ml/kg,L组、M组和H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分别恒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0.75和1.0 μg/kg。所有患者为全凭静脉麻醉,麻醉用药相同。记录输注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前即刻(T1)、麻醉诱导前即刻(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手术切皮即刻(T4)、气腹开始即刻(T5)、气腹后10 min(T6)、缝合完毕即刻(T7)、气管拔管后即刻(T8)的HR和MAP。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阿托品使用例数、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1、4 h咳嗽时VAS疼痛评分。记录苏醒期躁动、术后心动过缓、术后低血压、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L组、M组和H组T2—T8时HR明显减慢(P<0.05),T3—T8时MAP明显降低(P<0.05),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1、4 h咳嗽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M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H组阿托品使用率明显升高(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与L组比较,H组T2—T6时HR明显减慢(P<0.05),M组和H组术后1、4 h咳嗽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诱导前预注右美托咪定0.75 μg/kg可以有效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