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银花研究现状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守国 《齐鲁药事》2009,28(8):487-489
依据文献报道,对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其综合利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Nd:YAG激光与半导体激光对山羊髓核组织生物热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波长1064nm的Nd:YAC激光和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对椎间盘髓核组织的生物热效应.方法:选取新鲜山羊完整脊柱80具,将其L6/7节段制作成脊柱功能单位标本80个,分为波长1064nm的Nd:YAG激光椎间盘照射组(A组)和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椎间盘照射组(B组),每组4|D个标本,再按激光最终照射能量的不同各分为200J、400J、600J、800J、1000J 5个亚组,每个亚组8个标本.观察照射前后标本的质量差和照射过程中椎间盘周边的温度变化情况,操作结束后水平切开椎间盘观察汽化腔形态,测量汽化腔的长、宽轴.结果:两组照射后标本的质量减少量随照射能量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能量下,B组激光照射后标本的质量减少量大于A组,在能量分别为200J、400J时比较P<0.05,能量为600J、800J、1000J时比较P<0.01.照射过程中椎间盘前缘、后缘、椎间孔内侧壁的温度升高值随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升高,当以同一能量进行照射时,B组激光照射过程中椎间盘周边的温度升高值高于A组激光相同位点处的温度升高值(P<0.01).A组激光照射后肉眼观察汽化腔大致呈圆形或卵圆形,B组激光照射后的汽化腔形态接近于椭圆形,相同能量照射时B组激光的汽化腔长轴大于A组(P<0.01);能量为200J、400J时A组激光汽化腔的宽轴均大于B组(分别为P<0.05,P<0.01),能量为600~1000J时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对山羊椎间盘髓核组织的消融能力优于波长1064nm的Nd:YAG激光,但Nd:YAG激光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锁骨钩钢板并喙肩韧带移位固定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29例Ⅲ肩锁关节脱位,应用喙肩韧带移位并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结果 29例患者均获随访,优26例,满意3例,肩锁关节无脱位,肩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应用喙肩韧带移位并锁骨钩钢板固定是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好方法。可以使肩关节早期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erssion,PLD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脉冲式Nd:YAG激光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其中随访两年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4岁.21例均有间歇性跛行,直腿抬高试验均为阴性.影像学检查:以前方中央型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为主而后方受压较轻者15例,以后方黄韧带肥厚压迫马尾神经为主而前方受压较轻者6例.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痛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29分)对21例患者术后1、3、6、12和24个月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3、6、12和24个月的优良率前方受压为主的患者分别为46.7%、66.7%、66.7%、66.7%和66.7%.后方受压为主的患者分别为16.7%、33.3%、33.3%、33.3%和33.3%.结论 PLD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一定的疗效,对前方受压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症比后方受压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应用清创后连续置管冲洗并根据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静脉给药的方法治疗.结果 术后均获得8~16个月的随访,术后感染控制,创面愈合好,无骨感染和骨不连出现.结论 置管冲洗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疗效确切,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丹膏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1%醋酸溶液(8∶9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保留时间大约10min。结果丹参素的线性范围为14.69~73.4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70%,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双丹膏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WeberA型外踝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WeberA型外踝骨折48例,其中采用单纯螺钉固定11例,钢针张力带10例,普通直钢板12例,直T形钢板15例。结果48例术后均获得6-36个月的随访,疗效评定根据改良Baild和Jackson的评价标准,优良例数分别为:单纯螺钉固定5例;钢针张力带6例;普通直钢板10例;直T形钢板14例。钢板固定疗效良好。结论直T形钢板固定因其独特的设计特点,为WeberA型外踝骨折理想的内固定器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对正常山羊腰椎问盘髓核汽化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新鲜山羊腰椎标本40具,截取L1~L6节段,剔除肌肉组织.两端用牙托粉固定.随机分为A、B、C、D、E共5组,每组8个标本.A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对椎间盘进行处理;B组L3/4(单节段组),C组L3/4和L4/5(相邻双节段组),D组L2/3和LA/5(间隔双节段组),E组L2/3、L3/4和L4/5(3节段组)椎间盘分别行激光汽化,每个椎间盘总能量为500J.所有标本处理后在生物力学测定仪上测定轴向拉伸、轴向加压、前方加压、后方加压、左侧加压及右侧加压试验,分别记录负荷加载力为20N、40N、60N、80N和100N时标本的位移.结果:在不同负荷下,各组标本在相同加载方式的位移量均随负荷增大而增加;在相同负荷相同加载方式时,A组与B、C、D、E组标本位移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E组标本位移量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汽化3个节段及3个节段以内的椎间盘组织对山羊腰椎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染色对980nm半导体激光消融髓核组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山羊腰椎标本并制成脊柱功能单位(SFU)144个,随机选择24个行预实验,余120个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组和ICG染色组,每组40个,冉根据给予能量不同随机分为5小组.蒸馏水组与ICG染色组分别在髓核内注射100μl蒸馏水或ICG,测定质量后应用980nm半导体激光器分别以总能量70、210、350、490、630J对标本行连续脉冲式激光照射以汽化髓核组织,术后再次测定质量,并计算照射前后标本质量差(髓核消融量).结果:髓核组织消融量随激光照射能量增人而增多,在70、210、350、490、630J的总能量时空白组的髓核消融量分别为0.0754±0.0046g、0.1170±0.0306g、0.1454±0.0410g、0.1560±0.0058g和0.1742±0.0429g,各能量组间比较P<0.01;蒸馏水组的髓核消融量分别为0.0596±0.0110g、0.0719±0.0228g、0.1246±0.0293g、0.1518±0.0079g和0.2133±0.0513g,各能量组间比较P<0.01;ICG染色组的髓核消融量分别为0.0699±0.0098g、0.1067±0.0154g、0.1978±0.0569g、0.2224±0.0358g和0.2626±0.0241g,各能量组间比较P<0.01.在较低总能量(E<490J)照射下蒸馏水组消融量较其他两组少,而当总能量达630J时,蒸馏水组消融量高于空白组,但仍低于ICG染色组.在相同激光能昼照射下,总能量低于350J时,ICG染色组髓核消融量较空白组无明显差别,而当能量高于350J时染色剂组较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空白组汽化率为0.4mg/J,ICG染色后为0.5mg/J.结论:半导体激光消融髓核组织量随能量增大而增多:ICG可以提高半导体激光的汽化率,在总能量高于350J时ICG染色能够增强980nm半导体激光消融髓核组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2002年9月~2006年3月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1个椎间盘应用Nd:YAG激光行PLDD治疗,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9~72岁,平均45.4岁;45岁以上者25例,小于45岁者23例。于术前和术后1、3、6、12、24及36个月应用JOA29分法评分,术后评分改善率在50%以上为优良。结果:48例患者随访24个月.22例患者随访36个月。术后1、3、6、12、24个月48例患者和术后36个月22例患者的JOA评分改善优良率分别为56.25%、81.25%、81.25%、79.17%、87.50%和86.36%,其中〉45岁组分别为56.00%、80.00%、76.00%、80.00%、84.00%和77.78%%,〈45岁组分别为56.52%、82.61%、86.96%、78.26%、91.30%和92.31%,术后各时间点两组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组术后3个月的优良率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P〈0.05),而术后3、6、12、24及36个月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DD治疗不同年龄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术后前3个月改善较为明显,此后逐渐稳定并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