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白蛋白(Alb)与纤维蛋白原(FIB)比值(AFR)在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276例为研究对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及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诊断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结果:与非深静脉血栓组相比,深静脉血栓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白蛋白水平及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是危险因素,白蛋白及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均是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对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曲线下方面积(AUC)分别为0.727,0.665和0.815,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对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纤维蛋白原升高、白蛋白降低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共收治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8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40例选用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者为观察组,28例选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3. 75±5. 64) min、术中出血量(59. 45±5. 38) ml、切口大小(6. 17±0. 65) cm、术后离床时间(3. 35±0. 46) d、术后完全负重时间(3. 62±0. 38)月、骨折愈合时间(3. 44±0. 40)月,与对照组[(89. 57±8. 56) min、(108. 22±9. 54) ml、(17. 72±1. 87) cm、(5. 36±0. 47) d、(4. 87±0. 42)月、(4. 65±0. 52)月]比较均明显减少(P 0. 05),关节活动度(123. 35±6. 86)°、HSS评分(107. 20±6. 43)分与对照组[(111. 86±5. 65)°、(82. 34±5. 23)分]比较均明显增加(P 0. 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 00%,与对照组(71. 43%)比较明显提高(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 50%,与对照组(32. 14%)比较明显降低(P 0. 05)。结论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复位好、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但对手术要求高,且要充分考虑手术禁忌证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发病率高居关节内骨折的首位。受伤原因主要为直接暴力或者扭转等间接暴力。踝关节骨质薄弱,骨折后踝穴和距骨的匹配关系被破坏,极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1]。既往的治疗方法多使用克氏针和金属螺钉进行内固定,术后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和断裂等情况,甚至需要二次手术将螺钉取出,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2]。可吸收螺钉是近年来使用逐渐增多的用于内固定的骨科手术材料,已经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我院近年来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骨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近端股骨防旋髓内钉技术(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患者接受钢板锁定治疗,PFNA组手术时间23例患者均接受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80.5±24.2)min]和骨折愈合时间[(84.2±11.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05.4±19.2)min和(93.5±14.2)d],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124.6±44.3)ml比(477.2±169.5)ml,P<0.05)。PFNA组1例患者内固定断裂;对照组4例髋内外翻,2例固定物脱出。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3%比26.1%,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安全可靠,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放性浮膝损伤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手术治疗开放性浮膝损伤患者26例,按骨折和开放性损伤类型进行评估分类,全部行急诊清创,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钢板和髓内钉固定,软组织损伤采用Ⅰ期缝合、植皮和组织瓣转位等方法闭合伤口。结果:截肢1例,其余25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至6年。骨折顺利愈合22例,愈合时间3~8个月。骨不愈合2例,经手术植骨后治愈。组织瓣移植全部成活。疗效按Karlstrom和Olerud对"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的分析标准评价:优9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结论:开放性浮膝损伤治疗中不仅要重视骨结构连续性的重建,更要重视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及合并伤的治疗,综合考虑治疗顺序,个体化治疗措施,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后路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以胸腰椎骨折脱位为诊断而入院患者44例,全部采取自后路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度、以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植骨融合愈合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4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34个月,平均12.5个月。手术时间为3.0~5.7 h,平均3.7 h;术中失血320~1 250 ml,平均440 ml;Cobb角度术前(31.6±3.6)°,术后为(13.9±2.4)°;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前相邻正常椎体(41.1±11.7)%,术后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前相邻正常椎体(87.7±2.3)%。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前Frankel评价A级患者8例,其中4例恢复至B级,4例恢复至C级;术前Frankel B级患者12例,其中7例恢复到C级,4例恢复至D级,有1例恢复至E级;术前Frankel C级患者18例,9例恢复到D级,另9例恢复至E级;6例Frankel D级患者恢复正常。DR示植骨均获得融合,无松动、断裂,恢复较好。结论后路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也较好。  相似文献   
7.
8.
背景:硼硅酸盐不仅可通过矿化作用形成羟基碳酸盐磷灰石层,而且具有强化学反应活性,可促进骨细胞再生。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实验观察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对兔成骨细胞生长行为的影响。 方法:根据 ISO10993-12:2007 的要求制备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初次浸提液与二次浸提液。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2代细胞诱导生成成骨细胞。取第5-15代成骨细胞,分别以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初次浸提液、硼硅酸盐生物玻璃二次浸提液与α-MEM培养基培养,观察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对成骨细胞增殖、蛋白合成、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凋亡及细胞横向与纵向迁移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初次浸提液组与二次浸提液组成骨细胞增殖优于α-MEM培养基组(P < 0.05),且初次浸提液组成骨细胞增殖优于二次浸提液组(P < 0.05)。初次浸提液组成骨细胞总蛋白含量高于二次浸提液组与α-MEM培养基组(P < 0.05)。3组间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凋亡率、横向迁移距离及Transwell 中穿膜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表明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对成骨细胞增殖有一定的良性调节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年肱骨髁间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12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98例成年肱骨髁间髁上骨折,于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后采用Mayo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将患者性别、年龄、损伤侧别、损伤类型、骨折AO分型、合并损伤(同侧骨折或神经损伤)、合并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入路、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并发症作为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8例随访6个月后骨折均愈合,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41例,良35例,可14例,差8例,优良率7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开放性骨折、AO-C3型骨折、合并同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合并糖尿病、开始功能锻炼时间≥14 d、术后出现并发症是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年肱骨髁间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部分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差,这与高龄、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合并损伤、合并糖尿病、未早期功能锻炼及术后出现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应用硼硅酸盐生物玻璃13-93B3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结合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在股骨头坏死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制备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和成骨诱导的BMSCs复合体.应用新西兰大白兔36只分别建立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数字抽签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未植入任何材料;单纯植入组,为在股骨头骨坏死区单纯植入硼硅酸盐玻璃;复合植入组,为在股骨头骨坏死区植入硼硅酸盐玻璃并BMSCs复合体.应用影像学Lane-Sandhu X线片评分和组织学新生骨小梁面积率分析各组术后4、8、12周的股骨头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在造模后骨坏死缺损区域无明显成骨修复,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最终股骨头塌陷,第12周的Lane-Sandhu X线片评分为(0.35±0.16)分,新生骨小梁面积率为4.40%±0.34%.单纯植入组硼硅酸盐玻璃逐渐被新生骨替代而降解,骨小梁分布欠均匀、无股骨头塌陷,第12周的Lane-Sandhu X线片评分为(6.41±0.34)分,新生骨小梁面积率为38.10%±1.11%.复合植入组骨缺损区逐渐出现成骨修复反应,复合材料同步降解,骨小梁分布均衡、无股骨头塌陷,第12周的Lane-Sandhu X线片评分为(9.78±0.28)分,新生骨小梁面积率为68.20%±2.16%.通过对第4、8、12周的Lane-Sandhu X线片评分及新生骨小梁面积率统计学分析,复合植入组分别与对照组、单纯植入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纯植入组和复合植入组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成骨方面效果好于对照组,其中复合植入组的成骨效果较单纯植入组更好.结论 采用BMSCs复合硼硅酸盐玻璃修复骨缺损将为股骨头坏死治疗提供新的材料及方法,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这一技术若要真正应用于临床实践,仍尚需大量的基础实验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