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开放性腰椎后入路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与验证术后SSI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开放性腰椎后入路手术的患者920例,男422例,女498例,年龄≥18岁,BMI≥18.5 kg/m2,ASA Ⅰ—Ⅳ级。将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并基于训练数据集建立预测模型。采用Lasso回归结合二元Logistic回归最终筛选的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使用C指数、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CA)等对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度进行分析评估。
结果 本研究中发生SSI的有17例(1.85%),训练集中有10例(1.55%),验证集中有7例(2.54%)。列线图模型中的预测因素包括术前低白蛋白血症(OR=36.928,95%CI 6.585~235.997,P<0.001)、肥胖(BMI≥28.0 kg/m2)(OR=4.994,95%CI 1.202~24.781,P=0.032)和术后3天内切口渗出(OR=6.133,95%CI 1.473~28.775,P=0.014)。该模型的C指数为0.879(95%CI 0.760~0.998)。校准曲线显示良好的一致性。DCA曲线分析显示当SSI发生风险阈值>1%时,该列线图更具临床价值。
结论 术前低白蛋白血症、肥胖及术后3 d内切口渗出是行开放性腰椎后入路患者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术后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椎间盘切除(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UBED)与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术(Quadrant-channel discectomy, QC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本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61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2例采用UBED,另外29例采用QCD。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两组各发生1例硬脊膜撕裂,无不良后果。虽然UBED组手术时间[(58.3±7.0) min vs (42.0±6.7) min, P=0.039]、术中透视次数[(4.5±1.0)次vs (3.6±1.2)次, P=0.003]显著大于QCD组,但前者切口总长度[(2.7±0.2) cm vs (3.3±0.2) cm, P<0.001]、术中失血量[(45.8±12.6) ml vs (56.2±13.5) ml, P=0.003]、术后首次下地行走时间[(2.2±0.5) d vs (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