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摘要】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y fusion,OLIF)治疗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应用OLIF治疗的35例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50~74(60.3±10.7)岁,随访12~28(18.3±3.7)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1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腰痛和下肢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同期行腰椎X线、CT及MRI检查,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孔大小(左、右)、硬膜囊面积和矢状径、椎间隙前凸角、腰椎前凸角等影像指标,统计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以及术后各时间点之间的差异,记录并发症及各随访时间点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100min(70.5±20.3min),术中出血量20~120mL(60.3±20.2mL)。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椎间隙高度、椎间隙前凸角及腰椎前凸角、椎间孔大小(左、右)、硬膜囊面积和矢状径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时CT评估融合率为94.2%(33/35例)。术中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出现屈髋乏力及大腿前方麻木3例,经保守治疗对症处理1个月后缓解;终板切割融合器下沉2例,均二期翻修行后路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术。结论:OLIF治疗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