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Sing.  G 刘九红 《德国医学》1994,11(4):208-209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S100B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脑肿瘤切除术前后改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诊断并行肿瘤切除术的168例脑肿瘤患者设为研究组,并随访3年,根据生存时间不同将其分为短生存期组(<3年)118例和长生存期组(≥3年)50例,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S100B/XIAP mRNA和血清S100B/XIAP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比较以上结果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 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XIAP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后血清S100B蛋白和XIAP蛋白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S100B/XIAP mRNA和血清S100B/XIAP蛋白在肿瘤类型、肿瘤直径大小、WHO分级和组织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及部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短生存期组比较,长生存期组肿瘤组织中S100B/XIAPmRNA和手术前后血清S100B/XIAP蛋白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100B和XIAP在脑肿瘤肿瘤类型、肿瘤直径大小和WHO分级上表达水平差异明显,且表达水平越低,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4.
围术期手术、麻醉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1] ,而IL 2、IL 6是重要的免疫分子 ,其在手术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以及麻醉、手术诸因素对其影响亦日益受到重视。为此 ,我们观察了吸入麻醉药异氟烷、七氟烷诱导时上腹部手术病人血清IL 2、IL 6水平的变化 ,以探讨两种吸入麻醉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表 1 IL 2水平的变化 (μg·L-1,x±s)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前手术后 5min异氟烷组 3 77± 1 5 3 2 19±1 41 1 97±1 18 七氟烷组 3 5 2± 1 412 67± 1 3 81 82±0 69   与麻醉前相比 , P <0 0 5  P <0 0 1表 2…  相似文献   
5.
气管造口术和气管扩张造口术与经口/鼻气管插管相比,有很多优点,但其缺点是手术的创伤性和可能的并发症,如气管损伤,纵隔器官损伤,甲状腺、血管和神经损伤。同时,拔除气管套管后还存在美观问题。由此,我们观察了经皮扩张性气管造口术的早、晚期并发症,控制呼吸参数的改变,血气分析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6.
巨大前上纵隔肿瘤易引起呼吸道阻塞 ,全麻时更易发生。现报道两例巨大前上纵隔肿瘤切除术的麻醉经过。例 1 女 ,18岁 ,诉胸骨后疼痛 ,气促 ,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 ,坐位稍好转 ,核磁共振 (MRI)示“右上纵隔 7cm× 9cm肿块”。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半卧位快速诱导 ,诱导药为芬太尼 0 15mg、依托咪酯 12mg、琥珀胆碱 5 0mg ,插入 3 7FRobertshaw右侧双腔管 ,对位良好 ,给予维库溴铵 2mg ,观察10分钟 ,将病人缓慢放平。切皮前给予芬太尼 0 1mg、丙泊酚 5 0mg、维库溴铵 3mg ,2分钟后突然发现呼吸道压力增…  相似文献   
7.
尽管德国血制品质量很高,但我们仍没有理由低估输血的危险性。解决方法是自体血回输,即术前将自体血抽出来,术中再将其输回体内。这种方法可适用于肿瘤病人。但这种方法常常受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已经存在的肿瘤性贫血、不能准确判断的时间紧迫性。不能准确判断需要的血量。由于有充满肿瘤细胞的危险,所以对于术中创面血液机械自动加工和再输入需要一种能检测创面血液中肿瘤细胞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13例颈静脉球体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手术的围术期资料。结果13例患者麻醉过程均平稳。平均手术时间(7.23±3.49)h,最大失血量为1100 ml,最大输注浓缩红细胞量为4 U;1例坐位患者术中出现空气栓塞,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气后缓解;1例患者术中吸引头误吸面神经,术后出现面神经永久性损伤。结论麻醉前全面仔细地评估患者病情,监测血浆儿茶酚胺含量,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合理使用肌肉松弛剂,适当地控制性降压,积极进行颅神经功能监测,及时发现气栓、失血和神经损伤并及时处理,是颈静脉球体瘤手术切除术中麻醉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10.
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镇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可以增强麻醉效果 ,但对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镇静的临床研究少有报道 ,本文旨在对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镇静的临床应用及药物用量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ASAⅠ~Ⅱ级子宫切除术的病人 6 0例 ,术前无神经精神疾病。入手术室后经手背或足背开通静脉通路 ,监测BP、SpO2 和ECG。硬膜外穿刺点为L1~ 2 或L2~ 3 ,2 %利多卡因维持麻醉。病人随机分成五组 ,每组 12例。对照组 (Ⅰ组 )给予 0 9%氯化钠溶液 ,其余四组分别于切皮前静脉注射丙泊酚负荷量 +维持量 (表 1)。表 1 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