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98例经头颅CT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5 0例 )和对照组 ( 48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尿激酶 10万单位静脉点滴 ,每天 1次 ;对照组则用丹参注射液、脉络宁、维脑通代替尿激酶 ,余治疗相同。疗程均为 10天。结果 治疗 1周、2周后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平均减少值 (MDSND)均增加 ,治疗组增加更明显 (P <0 .0 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48小时内用药疗效显著优于 48小时后用药。结论 小剂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黄晓婷  巫秋霞 《当代护士》2021,28(10):100-104
目的 通过寻找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的高危因素和预后价值,以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7例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与临床特征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侧别、肿瘤病理、癫痫类型和预后信息,通过生存分析评估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的预后价值,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30(23.6%)例间变性胶质瘤患者出现术前癫痫发作.生存分析表明出现术前癫痫发作的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更长(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较小(<44岁,P= 0.032)和额叶受累(P= 0.002)是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术前癫痫发作是间变性胶质瘤患者的有利预后因素.年龄偏小和额叶受累是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的独立高危因素,因此护士在工作中要及时辨别存在癫痫发作高危因素的患者,针对此类患者必须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和护理.  相似文献   
3.
黄晓婷 《大家健康》2014,(8):202-202
初生婴儿皮肤娇嫩,其皮肤结构需要三年的时间才可以发育至成人相同,在此之前,婴儿的皮肤厚度只有成人皮肤厚度的十分之一,一方面婴儿由于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差,皮下血管丰富,局部防御机能差易擦伤而致感染;另一方面婴儿颈部,腋下皮肤皱褶多,适于细菌生长和储存,再加上皮肤的屏障功能脆弱,且皮肤中含水量较多,PH值较高,利于病原菌的生长,这是造成婴儿皮肤感染的生理基础,所以婴儿皮肤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以下几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32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及比较插管率.并同以往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32例患者中28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治疗成功,14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pH7.25±0.05、PaCO2为(83±12)mmHg(1mmHg=0.133kPa)、PaO2为(53.9±6.3)mmHg,在平均治疗5d后pH为7.52±0.08(P<0.01)、PaCO2为(61±9)mmHg(p<0.05),PaO2为(84±15)mmHg(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明显降低插管事.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发生和冠脉内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有关 ,预后具有多方向性 ,如不及时治疗 ,易发展为AMI,甚至猝死。我院自 2 0 0 1- 0 3~ 2 0 0 3- 0 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肝素、葛根素注射液合用治疗UAP 9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96例均为住院患者 ,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诊断均符合 1979年WHO推荐的有关UAP的诊断标准[1] ,且无肺、肝、肾、胃肠道出血性疾病。治疗组 98例 ,其中男 6 4例 ,女 34例 ,年龄 4 5~ 80岁 ,平均 (6 0±12 )岁 ;对照组 98例 ,男 6 2例 ,女 3…  相似文献   
6.
静脉给药由于药物直接进入机体,无肝脏首过效应,血药浓度高,对机体刺激性大等,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最高的给药途径,而速发型过敏反应,尤其Ⅲ度及以上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综合中医方法结合心理干预优化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50例,按照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使用综合中医护理方法结合心理干预组(观察组)与未使用综合中医护理方法结合心理干预组(对照组)各75例,分别对两组病例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与满意度;两组病例在身体状态与心理状态方面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知观察组在血糖控制;结果:有效例数、身体状态优化有效例数、HAMA测试分数、HAMD测试分数与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各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各组数据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中医护理方法结合心理干预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能够帮助控制疾病症状,增强身体素质和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的手术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回顾80例膝关节镜的手术的配合情况。结果掌握病人的心理情况,台上、台下熟练操作,注意高标准、严要求,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参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UAP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14天,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ECG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及ECG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把血糖、血脂、尿酸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者64例分为A组,异常者63例分为B组,平均随访2年,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再梗死发生率及血管性痴呆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4周后,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6±7.3)分,明显低于B组的(14.3±7.4)分(t =3.8696,P<0.05);A组总有效率95.4%明显高于B组的82.0%(x2=5.8623,P<0.05).平均随访2年后,A组脑梗死再发率18.8% (12/64)、血管性痴呆率7.8% (5/64),均明显低于B组的28.6%( 18/63)、17.5% (11/63)(x2=6.5421、5.9623,均P<0.05).结论 多项血清生化指标异常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近、远期预后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