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军第五届医学实验动物学术交流会于1994年9月16日—l9日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召开。来自总后、海军、空军、武普及各大军区的医学院校、医院、研究所、药检所、药厂等27个单位共75名代表还有国内4个实验动物设备厂家的代表到会,第三医军大副校长李康,  相似文献   
2.
人类肿瘤免疫缺陷动物体内转移模型研究进展魏泓(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重床)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转移过程只有通过整体观察才可证实和确认,须以整体研究为起始或归宿,故需要建立合适的肿瘤转移动物模型以进行研究。但该模型的建立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衣芽胞杆菌C01在模型小鼠体内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抑制作用以及对乳杆菌等有益菌的促进作用。方法:用地衣芽胞杆菌C01灌胃肠道感染模型小鼠,采用体外活菌培养,分析粪便菌群数量的变化。结果:C01灌胃治疗组(EPEC C01)中乳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EPEC灌胃模型组(EPEC N)(P<0.01),肠杆菌数量下降极显著(P<0.01),而(EPEC N)组肠杆菌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S)(P<0.05);肠炎沙门氏菌处理后C01灌胃治疗组(SL C01)和处理后肠炎沙门氏模型组(SL N)比较,乳杆菌、肠球菌和总厌氧菌的变化不明显,但肠杆菌数量下降极显著(P<0.01);形态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C01芽胞杆菌灌胃治疗组肠粘膜病变明显减轻,肠粘膜及绒毛高度明显增加,绒毛轻度水肿,绒毛排列整齐、致密。结论:地衣芽胞杆菌C01在体内对肠炎沙门氏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促进乳杆菌等生理性有益菌的增殖,可保护肠粘膜结构的完整性免受病原菌的侵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治疗中小面积浅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自2005年5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浅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基因转染猪皮治疗组:伤后创面简单清创,去除水疱,用复温后的基因转染猪皮覆盖创面。对照组:创面简单清创,除颜面、会阴部位创面外,均予包扎治疗,保留水疱皮,其后常规换药治疗。结果基因转染猪皮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5~10d,对照组为8~14d。基因转染猪皮治疗组疼痛明显减轻,未观察到寒战、高热等全身不良反应及局部排斥反应。两组均未出现瘢痕,但对照组部分病例出现色素改变。结论应用基因转染猪皮治疗中小面积浅Ⅱ度烧伤创面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能明显减轻创面疼痛,减少换药次数,预防色素改变及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路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也称罗伊氏乳杆菌)JCM1081菌体表面蛋白对其黏附HT-29细胞的影响。方法将路氏乳杆菌JCM1081菌体进行胰蛋白酶、蛋白酶K处理;用氯化锂和盐酸胍对乳杆菌表面的蛋白进行抽提,进行SDS-PAGE后与黏蛋白受体进行Western blot,并对杂交阳性蛋白进行质谱分析鉴定。结果路氏乳杆菌JCM1081菌体经胰蛋白酶、蛋白酶K处理后,其对HT-29细胞的黏附力显著下降(P<0.01);用氯化锂去除路氏乳杆菌JCM1081菌体外表面的S层蛋白后,路氏乳杆菌JCM1081对HT-29细胞的黏附力无显著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Mr)为29×103和14×103的两种菌体表面蛋白与黏蛋白受体杂交中出现了强阳性;质谱分析结果显示29×103蛋白与路氏乳杆菌ATCC55730的h0793蛋白相似性高达71.1%。结论路氏乳杆菌JCM1081菌体表面的蛋白参与了乳杆菌的黏附,其中29×103和14×103的两种胞壁表面蛋白能够特异地识别黏蛋白受体并与之结合,29×103蛋白属ABC转运蛋白家族。  相似文献   
6.
STR-PCR方法检测贵州小型香猪遗传变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准确分析贵州小型香猪种群遗传变异及近交程度。方法 采用10对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引物,对贵州小型香猪个体进行PCR检测。结果 在检测到的88个有效等位基因型中,纯合基因型50个,占55.7%。个体平均杂合率为0.4081,位点平均杂合率为0.5562。结论 贵州小型香猪具有一定遗传稳定性,符合封闭群动物遗传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一种简单快速制备动物线粒体DNA的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索通过核质分离的方法制备mtDNA。方法利用TritonX 100等非离子型去污剂能溶解除核被膜以外的所有细胞膜的特点 ,通过适当离心 ,分离细胞核/细胞质来获取mtDNA。结果所得mtDNA样品纯度产率较高 ,且无核DNA污染。结论此方法简单快速 ,方法重复性好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40条引物进行不同品系小鼠RAPD遗传检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运用RAPD-PCR对小鼠进行遗传检测的可能性,筛选在各品系小鼠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方法:运用40条引物对TA1、BALB/c、NIH、SCID、T739、DBA/2、615、BALB/c-nu/nu等9个品系小鼠的DNA进行RAPD-PCR扩增,以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结果:40条引物中只筛选出2条多态性引物,其它38条引物扩增结果无品系间多态性。结论:RAPD-PCR方法可以区分9  相似文献   
9.
小鼠高低转移性肝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小鼠高、低转移性肝癌细胞系Hca/16A3-F(F)和Hca/A2-P(P)发生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情况,探讨它们与肝癌发生及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3号和16号染色体上15个多态微卫星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SS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对F和P细胞系进行分析。结果:F和P细胞系有信息的微卫星位点其等位基因与C3H相同,且存在多位点MSI。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反应器、异种移植、品种改良等诸多具有经济开发前景的方面的应用,并评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