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性慢性放射病临床诊断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放射病(以下简称慢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以受照剂量,临床症状,造血功能,T淋巴细胞百分率,染色体畸变率对30例慢性放射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对其中11例慢放病用胸腺肽治疗并追踪观察10年。结果:慢放病患者受照剂量超过2Sv,白细胞下降伴有几髓造血功能障碍,T淋巴细胞百分率下降,染色体畸变率显著上升。胸腺肽能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慢放病各项指标恢复依时间顺序为:T淋巴细胞百分率(2年),临床症状(3.5年),造血功能(5~8年),染色体畸变率(10年)。结论:受照剂量是误断慢放病的重要依据;白细胞总数、骨髓造血功能改变是诊断的关键;T淋巴细胞百分率、染色体畸变率可作为鉴别诊断指标。慢放病是一种可以恢复的职业性疾病,胸腺肽治疗有助于慢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的探讨高慎永,孙文佶,孙晓南国家卫生部于1987年正式颁布我国《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281-87)。但在具体执行诊断标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诊断标准中尚有商榷之处。为此,作者在对全省放射性工作人员进行健康...  相似文献   
3.
射线照射能致眼晶体损伤.一般认为,X线一次照射200伦以上或分次照射总量达550伦以上均可引起放射性白内障.不同性质射线可引起不同生物效应.研究放射性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对广大射线工作者更具有重要意义.国内有关放射性白内障的报道不多,且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为进一步了解放射性自内障的晶体变化特点与演变情况,我  相似文献   
4.
5.
严重X线皮肤损伤两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申请职业性放射性肿瘤诊断的3例白血病进行诊断情况分析。方法回顾分析3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史、患病史及病因概率PC值(probability of causation)计算资料。结果 2例患者经计算得到95%可信限上限的PC值>50%,诊断为职业性放射性肿瘤。1例患者95%可信限上限PC值<50%,诊断为非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结论病因概率分析对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放射工作人员需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实例分析了胃静脉曲张的CT表现,并与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相比较,意在指出CT检查胃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及其优越性,阐明其特征性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初步探讨了致癌效应与职业之间的可能联系。提出白血病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畸变,促癌因子作用于潜在癌基因有关。放射人员接受大剂量的电离辐射及化学因素的刺激有可能成为促癌因子。皮肤癌的发生与上皮细胞受损,微血管、淋巴管阻塞,染色体畸变有关。机械刺激亦可能成为促癌因子。  相似文献   
9.
电离辐射可对生物体构成损伤,而氧化损伤是辐射对机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体内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氧化损伤程度。机体内存在一系列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常常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间接反映细胞损伤的程度[1-2]。国内已有电离辐射对动物血清中SOD和MDA影响的研究[3],张元军等[4]曾开展过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SOD和MDA含量分析,但尚未有开展过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抗氧化酶指标测定的研究。本研究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调查,探讨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以建立辐射健康危害效应指标,预防和控制介入操作的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CA)在放射性工作者职业健康检查中的意义,笔者于2007年对省内990名在岗放射性工作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省内不同等级医院共990名在岗期间的不同工种放射性工作者为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