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99mTc-3PRGD2-SPECT/CT对食管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食管占位性病变患者,通过手术、病理获得最终诊断。术前所有患者均分别行食管钡餐、超声内镜及SPECT/CT显像检查并对比其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结果:40例食管占位患者中恶性病变32例,包括食管癌3l例、平滑肌肉瘤1例;良性占位8例,包括平滑肌瘤6例、食管结核2例。SPECT/CT显像发现1例癌肺转移、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2.5%、93.8%、87.5%,97.5%、96.9%、100%,90%、90.6%、87.5%,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99mTc-3PRGD2-SPECT/CT显像对食管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够诊断其它两种方法无法诊断的远处转移性病灶.99mTc-3PRGD2可望成为整合素αvβ3受体阳性的肿瘤显像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18F-FDG正电子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诊断及预后判定上的价值。方法 52例已确诊为DTC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诊断性剂量的全身扫描(DxWBS)及FDG正电子显像;对其中48例再行131I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剂量的全身扫描(TxWBS)。将FDG正电子扫描结果与DxWBS及TxWBS结果进行对比,并将FDG扫描结果与DTC的分级及预后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结果 48例已行131I治疗的患者,TxWBS结果所显示的病灶数量与DxWBS类似。FDG显像主要显示甲状腺以外的病灶,DxWBS与TxWBS主要显示甲状腺内的病灶。FDG正电子显像结果阴性的患者大多处于疾病1期,同时,所有高于1期的患者均为阳线结果。平均30个月的随访中,FDG正电子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肿瘤持续存在或恶化、转移,阴性患者中的极大多数病情逐渐缓解。结论 与DxWBS、TxWBS对比,在对DTC术后诊断方面,FDG正电子显像更容易发现甲状腺外的转移灶,而且,其结果与肿瘤分级及预后有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回顾性的评价了2002-2010年在我科进行131I治疗的12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随访结果,对血清TSH刺激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及131I全身扫描(WBS)两项重要的随访工具的可靠性作出评价。方法将血清TSH刺激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及131I全身扫描(WBS)两项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血清TSH刺激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与131I全身扫描(WBS)对DTC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一致性的检验结果:kappa值为0.587,SE=0.076,P<0.0001。检验结果表明这两种随访工具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但并不十分理想。结论由于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干扰,在进行血清Tg测定的同时必须做血清TgAb的测定,并且血清TSH刺激Tg及TgAb测定常出现假阴性,因此,131I全身扫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随访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引起正电子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及避免因此引发诊断错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放疗后的鼻咽癌患者,行鼻咽部MRI及正电子显像后,再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三种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RI及正电子显像均诊断患者颅底区域肿瘤复发,组织病理学结果则显示鼻咽部病灶为放射性骨坏死。因此正电子扫描结果为假阳性结果。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所致的放射性骨坏死容易引起正电子显像假阳性结果并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治疗,因此NPC患者的正电子图像,对于可能的局限性肿瘤复发诊断,应该非常慎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引起正电子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及避免因此引发诊断错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放疗后的鼻咽癌患者,行鼻咽部MRI及正电子显像后,再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三种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RI及正电子显像均诊断患者颅底区域肿瘤复发,组织病理学结果则显示鼻咽部病灶为放射性骨坏死。因此正电子扫描结果为假阳性结果。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所致的放射性骨坏死容易引起正电子显像假阳性结果并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治疗,因此NPC患者的正电子图像,对于可能的局限性肿瘤复发诊断,应该非常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用131I-SPECT/CT融合显像方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是否有转移病灶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156例DTC术后患者在随诊的不同阶段行常规核医学全身131I平面显像,对所见的异常摄取灶再进行131I-SPECT/CT融合显像,比较这两种显像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全身131I平面显像发现DTC术后异常摄取灶的阳性率为57.05%(89/156),其中61例有颈部摄取患者中, 131I-SPECT/CT融合显像提高了对该区域复发和转移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在其余颈部以外区域有摄取灶的28例患者中,131I-SPECT/CT融合显像亦可对颈部以外区域可疑摄取灶做出准确定位及定性诊断.结论:131I-SPECT/CT融合显像与常规核医学平面显像相比,在对DTC术后患者随访时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对DTC术后患者的诊疗决策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广东省深圳市献血人员中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TLV-I)的感染状况。方法同时采用巢式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 008例无偿献血人员HTLV-I病毒DNA和血清中抗HTLV-I抗体,阳性结果样品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确证;对抗HTLV-I抗体阳性个体进行有关放射免疫检查。结果1008份采自无偿献血人员的血清样品中检出抗HTLV-I抗体阳性2份,未发现DNA阳性个体,WB试验证实2例抗HTLV-I抗体阳性个体为假阳性;对2例可疑阳性个体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放射免疫测定,结果均正常。结论结果提示广东省深圳市献血人群中HTLV-I感染率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18F-FDG-PET/CT显像对可疑乳腺癌复发的诊断与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评估46名有乳腺癌病史且在首次确诊后存在肿瘤标志物增高的患者所做的47份18F-FDG-PET/CT显像结果。结果:30名(65%)患者证实肿瘤复发,16名(35%)患者没有显示肿瘤复发的证据。31名患者得到32份不正常的PET/CT显像结果,15名患者的PET/CT结果正常。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0%、71%、83%。PET/CT结果影响了24(52%)名患者的治疗方案。结论:对伴随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乳腺癌患者,相对于CT对肿瘤复发的诊断来说,PET/CT显像具有更大的优势,导致大部分患者治疗措施改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肺内转移灶的影像学特征、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56例,其中肺内出现转移灶12例(均已行甲状腺次全或全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131I的单次使用剂量2.22~7.4GBq,总剂量7.4GBq~33.3GBq。随访持续时间至少一年。疗效判定:胸部X光及,或CT检查、^131I显像、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测定,但主要为^131I显像。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在治疗后^131I显像发现肺内转移灶,其中9例在第1次治疗后显示肺内^131I摄取,2例在第2次治疗后显示肺内^131I摄取,另有1例患者治疗后肺内转移灶未显示有^131I摄取。11例显示肺内^131I摄取的患者中,6例X光胸片或CT检查未发现异常。所有患者大剂量^131I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多次治疗后^131I显像示肺内^131I摄取逐渐降低,3例在治疗后最终显示正常。结论^131I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肺内转移灶的有效方法,治疗后^131I显像是判断其疗效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