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故障一:开机出束,机器剂量率偏低。 故障分析:(1)调压器偏低;(2)重复频率(PRF)偏低;(3)枪灯丝电压偏低。 处理方法:(1)调压器仍在330V,与以往没有变化,经测量实际输出确为330V,说明调压器电压并不低。(2)把示波器A道与控制台背后的SYNC(同步2XS13)插孔连起来,出束观察重复频率PRF为220PPS,在正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持续化疗与不同放疗方案的最佳组合,以求在不影响全身治疗和局部复发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放疗的肺损伤和其他毒副反应。方法:临床病例选择后,根据不同的放化疗过程分为4组(A组:化疗 锁骨上野、腋窝野及胸壁切线野同时放疗 化疗组;B组:锁骨上野、腋窝野及胸壁切线野同时放疗 化疗组;C组:化疗 锁骨上野、腋窝野及胸壁切线野同时放疗组;D组:化疗 锁骨上野、腋窝野及胸壁切线野分阶段放疗组),并进行随访追踪。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随访3~5年。结果:A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最高,而D组发生率最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D组与A组比较,P值分别为0.023、0.011和0.000,D组与B、C组比较,P值分别为0.015和0.007;4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及骨髓抑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皮炎发生率A组最高,D组最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D组与A组比较,P值分别为0.033、0.042和0.014,D组与B、C组比较,P值分别为0.023和0.019。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同时设野分阶段放疗可明显降低放射性肺损伤及其他毒副反应发生率,且不影响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同时射野分阶段放疗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2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研究组术后给予CAF方案连续化疗6周期,拆线后即行腋锁野常规分割照射,DT总量50Gy,完成照射后休息4周后续行胸壁野照射,方法剂量同腋锁野。对照组术后给予CAF方案先行化疗2周期,后行腋锁、胸壁野同时常规分割照射,DT总量50Gy,休息4周后追加4周期化疗。结果 研究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为20.6%,差异有显著性(P〈0.05)。5年生存率研究组68.1%,对照组69.8%,差异无显著性(P〉0.05)。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髓抑制均为Ⅰ~Ⅲ度白细胞下降,积极处理后未影响治疗。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同时射野分阶段放疗可明显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并不提高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我院从 1997年 2月 - 2 0 0 0年 7月收治的 110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放疗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分析研究。分单纯外照射组 (对照组 ) ,外照射加腔内照射组 (治疗组 )。两组治疗方法进行对照 ,比较其疗效及副作用 ,现将两组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 :男 40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男 5 8岁 ,女 5 6岁 ,病变长度 >3 cm <5 cm 2 3例 ,6 cm 18例 ,7cm 14例 ,病理类型鳞癌 5 5例。治疗组 :男 42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男 5 9岁 ,女 5 7岁 ,病变长度 >3cm<5 cm2 2例 ,6 cm19例 ,7cm14例 …  相似文献   
5.
126例Ⅲ期食管癌术前放射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6年1月~2000年7月,我们对126例Ⅲ期食管癌患者术前进行了放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52例Ⅲ期食管癌患者,男167例,女85例;年龄32~72岁,平均48岁。肿瘤位于胸上段60例,胸中段110例,胸下段82例;X线病理分型:髓质型138例,簟伞型55例.溃疡型52例,缩窄型7例;病灶长度5~8cm。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6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术前行6MVX线体外照射,放射野在模拟机下定位 ,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化放综合治疗与单纯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综合组与单放组,每组47例。综合组先行化疗2-4周期,后以6MV-X线照射,DT60-70Gy/6-7周期,单放组放疗同综合组。结果:综合组肿块缓解率为74.5%,1年生存率为63.8%。单放组肿块缓解率为53.2%,1年生存率为42.6%。结论:化放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较单纯放疗更为积极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VB方案配合放疗治疗Ⅱ,Ⅲ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Ⅱ,Ⅲ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组及对照组各53例,两组在行同样放疗的基础上同步组同时给予PVB方案(DDP50mg/m^2,长春新碱(VCR)img,d1,BLM20mg/m^2,d1-8)化疗2—4周期。两组放射治疗均用6MV—X线全盆对穿两大野照射。DT24—28Gy后改为盆腔四野照射并加铱-192后装治疗,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平均为100%,差异无显著性。Ⅱ期5年生存率同步组为81.8%,对照组为78.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期5年生存率同步组为80%.对照组为52.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性反应同步组高于对照组,经积极处理均能耐受。结论Ⅱ,Ⅲ期宫颈癌放疗同时配合PVB方案化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胆管192Ir内照射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治疗范围,为肝门部胆管癌经胆管192Ir内照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雄性健康杂种犬16只,据照射剂量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内照射前从犬肝边缘切取1 cm3大小肝组织作对照研究.术中将近距离治疗施源器经胆囊送入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并用金属夹固定,根据预先设定的剂量进行胆管内照射.10 d后处死动物,取被照射胆管中央部分长约5 mm胆管,及距离胆管壁由近及远按设计距离分别取1 mm3大小肝组织,制备光镜切片,作HE染色;同时用2.5%戊二醛固定后常规制备电镜切片.光镜下观察胆管及周围肝组织的放射损伤并对损伤程度评分.电镜下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变化并计数凋亡肝细胞.结果 经胆管192Ir内照射30 Gy时,胆管损伤达部分肌层;50 Gy时,胆管仅存外膜;60 Gy时,胆管出现全层坏死.胆管周围肝组织放射损伤随剂量增加而加重.在胆管最大安全耐受剂量50 Gy时,距胆管0~15 mm处肝细胞核出现不可逆性改变.结论 正常胆管对192Ir内照射有良好的耐受性.在胆管最大安全耐受剂量50 Gy时,经胆管192Ir内照射有效的治疗范围可达15 mm.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化疗加放疗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10 0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 ,5 0例接受CFP方案或CMP方案化疗 ,1~ 3个疗程后放疗。配对抽取单纯放疗患者 5 0例供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单放组和化放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4 6 0 %和 6 6 0 % ,P <0 0 5 ;Ⅲ期 5年生存率化放组高于单放组 ,P <0 0 5。化放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反应及骨髓抑制 ,单放组副反应不明显。结论 :化放疗联合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7年1月~1998年10月以内外放射结合治疗中晚期的食管癌2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42~71岁,中位年龄58岁;全部经X线钡餐检查初步诊断并经病理或脱落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