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含钍稀土混合粉尘对职业暴露人员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以及血液学常规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析血液学常规指标。数据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判断两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粉尘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分别为(2.267±1.032)pg/ml和(4.608±1.411)pg/ml,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66.55±27.22)pg/ml和(124.3±56.32)pg/ml,粉尘暴露组低于正常参考值(试剂盒提供)和明显低于非暴露组;两组血清TNF活性分别为(0.96±0.33)ng/ml和(0.84±0.35)ng/ml,两组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但粉尘暴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4项血液学常规指标中有5项的阳性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暴露于含钍稀土混合粉尘对职业人员的免疫功能和血液系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含钍稀土混合粉尘对职业暴露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吉姆萨染色方法分析53名钍尘作业工人及58名非接尘工人(对照组)的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分析10名钍尘作业工人及11名非接尘工人的染色体稳定性畸变。结果 接尘组的畸变细胞、双着丝粒+环和总畸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2,P<0.05; χ2=5.07,P<0.05; χ2=7.09,P<0.01)。无着丝粒的畸变率在接尘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尘组的易位率(4.5±2.0)与对照组的易位率(3.8±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6,P>0.05)。结论 长期职业暴露于含钍稀土混合粉尘能够增加染色体的非稳定性畸变,未观察到易位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低剂量天然放射性钍是否诱导出职业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适应性反应。方法 选择包钢选矿厂含钍粉尘作业工人(暴露组)和对照人员各20例,采集外周静脉血,分析染色体畸变。同时,对采集的外周血用60Coγ射线离体照射2.0Gy,分析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或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分析DNA链断裂水平。结果 照射前两组的双着丝粒畸变暴露组较高,照射2.0Gy60Coγ射线后观察到的双着丝粒畸变暴露组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026、0.0084,P>0.05),三着丝粒畸变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1622, 0.001<P<0.002);两组间的"彗星"尾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P<0.001)。结论 低剂量天然放射性钍诱导出职业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DNA损伤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