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患者 男,57岁.以左手畸形45年,近来抽搐2次为主诉入院.患者自12岁发现左手多发黄豆大小硬性肿块,缓慢无痛性生长,推之无移动,肿瘤表面皮肤光滑、无红肿.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抽搐并意识丧失,2 min后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67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怕冷,无恶心、发热及盗汗.体检: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色素沉着,腋毛脱落.  相似文献   
3.
目前核医学防护装置多为单一功能分体式结构,存在着诸多不便。为此,作者自行设计研究了多功能的防护装置。  一、材料和方法1-结构组成:(1)上箱体:同位素标记操作室;(2)下箱体:四分格结构的废物衰变池;(3)前面:放射防护屏;(4)支架:支持部分。(见图1)2-材料与设计:(1)上箱体:上面为铅玻璃面板(厚度为15mm,铅当量为0-24mmPb/mm的铅玻璃板,密度为4-46g/mm3),通过沟槽嵌入左右侧箱体板,其余各面均为常规防护材料(厚度2mm的铅皮覆以厚度为1-2mm的钛金板)做成。前面…  相似文献   
4.
在X线摄影技术中 ,要想取得最佳的人体定位 ,必须由一套完整的电视监控系统才能完成。然而 ,这套系统成本高 ,操作难度大 ,大多数医院难以开展。故我们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自行设计了一种定量定位人体的摄影技术 -暗影微调中心技术 ,并对其价值进行了评价。1 材料和方法对象的选择 :随机选取了 45例X线检查者 ,均同时采用了“暗影微调中心技术”和“电视监控技术”对人体进行了定位摄影。其中 15例为颅底和颧弓的颌顶位摄影 ;10例为鼻骨侧位摄影 ,检查者均为低鼻梁者和小儿 ;2 0例为腰椎前后斜 40°双斜位摄影 ,共摄片 130张。暗…  相似文献   
5.
1981~1991年10年间,我院收治有据可查的纵隔肿瘤40例,经手术、病理及其他方法证实误诊5例(占12.5%),比例之大,值得重视。现将5例进行分析,以吸取经验教训。病例简介例1:男性,34岁。因车祸后无自觉症状,查体发现上前纵隔块影入院。入院查体及化验无特殊。X线胸片示:左上纵隔7.5×3.5cm椭圆形块影,边界光整,密度均匀,内缘与主动脉弓及胸骨柄重叠;侧位片见块影位于前纵隔胸骨后。X线诊断:上前纵隔肿瘤,胸腺瘤可能性大。CT诊断同X线。手术、病理证实为上前纵隔巨大淋巴结增殖症。  相似文献   
6.
病例资料 患者,男,65岁,2003年开始咳嗽、憋喘、呼吸困难,咯大量白色黏痰,不易咳出,无咳血、发热。其爷爷、父亲、哥哥均在中年以后有此病史,家人均无抽烟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