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5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42篇
药学   2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喉切除术后,患者发声功能丧失,曾有采用下咽粘膜制作发声管的报道,但因不具备括约功能,术后常有误吸。近年,我们再造含披裂软骨的新喉发声管,患者发声功能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6例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①耳后“C”形切口,颗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一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②颗侧舌形切口,颅中窝进路颅内外肿瘤切除;③颞-耳-下颌骨外旋进路行咽旁、颞下窝、颅中窝肿瘤切除等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其中13例术后补充放射治疗。结果:16例中11例术后存活3年以上,5例术后3年内死亡。按生命表法统计,3年生存率为68.75%。结论:所采用的三种手术方式,能较好地暴露颅内外病变,进行肿瘤切除。对颅底区晚期恶性肿瘤采用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等积极措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提高抢救喉气管伤治水平,减少严重后遗症。方法:通过回顾我科临床上抢救喉气管伤50例病人,找出其成功的经验与教训。结果:总结出一套为成功抢救喉气管伤所必须遵循的急诊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结论:只要遵循上述治疗原则,喉气管伤严重后遗症是安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我科曾遇2例原发于侧颅底区的恶性肿瘤,现报告如下。 例1 男,47岁。因左耳反复溢脓40年,左侧面瘫5个月,在县医院行左侧“乳突根治术”。术中见中耳乳突腔有2×1.5×1cm大小胆脂瘤,面神经管水平段骨质破坏。消除中耳病灶并行鼓室段面神经减压术。术后半月头痛加剧、眩晕、复视。神经病院发现左侧颅神经Ⅴ、Ⅵ、Ⅶ、Ⅷ功能障碍,颈部略有抵抗,腰穿脑压正常,脑脊液微混浊,潘氏试验弱阳性。疑为中耳炎继发颅内感染于1982年4月19日转入我院。检查:左耳为一乳突根  相似文献   
5.
鼻窦内窥镜在“耳、咽、喉”窥视中的妙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窦内窥镜具有30°、70°的视野优势,笔者等将其用来检查和治疗肉眼难以直视的耳、咽、喉部病变,达到了一镜多用之目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0例(男45例,女5例)。年龄为15~60y。病种有:张口困难者行鼻咽部视诊及活检;复查颈静脉球体瘤下鼓室术腔创面;通过气管切口检查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于次全喉切除术后重建喉发声功能。方法 :7例喉癌病变范围 T3 N0 M0 行次全喉切除术 ,术中保留健侧的披裂软骨及杓间区粘膜 ,用披裂软骨与下咽粘膜制作具有括约功能的喉发声管。结果 :患者术后发声功能良好 ,无误吸。随访 2~ 5年 ,死亡 2例 ,健在 5例。结论 :该术式可保存部分喉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83例原发于鼻腔、上颌窦、筛窦、蝶窦及额窦的恶性肿瘤,分别施行上颌骨次全与全切除术,前额开窗-鼻锥翻转进路额筛蝶眶肿瘤大块切除及颅面联合切除术,部分病例实施冷冻切除,颌颈联合根治等手术,术后常规放疗.结果3年生存率为47.5%(36/76), 5年生存率为36.2%(25/69).结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通过手术及采用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自1986年1月~1995年1月,我科共整复外鼻缺损畸形病人8例,其中男性7人,女性1人,年龄15~50岁,平均25岁。缺损类型、术式及疗效观察详见附表。讨论。一.全鼻再造手术甚为复杂,有人倡用额部、额部及前臂皮瓣来作重建材料。但此病人系机器绞扎伤,鼻部以上的皮肤大面积撕脱并绞碎无法再利用,而前臂皮瓣因病人须长期(约四周)将上肢固定于面部,时逢夏季病人实难坚持,故我们采用胸肩峰皮管法,此病人同时还伴有耳廊部分缺损,皮管法取材充足可供修补两处之用。但皮管缺少骨架,新造的外鼻软塌、鼻腔通气功能不佳。我们另取反句”形医…  相似文献   
9.
复发性外耳道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耳道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8例复发性外耳道癌,均有1~3次手术史。根据病变范围,手术采用颞骨外侧切除、腮腺部分或全部切除、颞颌关节或下颌升枝切除。结果术后生存1年2例,2年1例,3年3例,存活5年和10年各1例,3年存活率5/8。结论外耳道恶性肿瘤容易向腮腺转移和侵犯,大范围根治性切除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报告侧颅底占位病变28例,其中良性13例,恶性15例。根据原发部位和侵入侧颅底区的范围,采用不同手术进路予以切除,良性者术后均未见复发,恶性肿瘤术后的3年生存率为50.0%,5年生存率为37.5%,对侧颅底的有关解剖,手术进路的选择,手术并发症及颅底缺损修复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