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宗良  夏育纯 《河北医学》2001,7(4):317-319
目的:通过对肺转移瘤基本X线改变的分析。提高对肺转移瘤的认识,为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收集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98年1月至2000年6月拍摄胸片的37例其原发癌瘤,经病理(18)、细胞学(3)CT、MRI、特殊造影检查(16)等确诊的肺转移瘤资料,对其肺部转移性美丽 灶的基本X线表现、原发癌肿来源、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肺转移瘤属肺内转移10例、相邻肺组织器官转移18例,不相邻肺组织器官转移9例,多见的基本X线表现有栗粒样阴影、小结节絮状阴影、大结节团块样阴影、园形或类园殂阴影和混合型,多种来源的癌肿肺部转移灶可表现有共同特征,而同一种原发病灶又可呈现多种类型的肺部转移灶,且转移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往往是混合型的X线表现。结论:肺转移瘤的表现为多源性、多样性和多变性。肺转移瘤病例还常伴有胸膜及肺间质改变。  相似文献   
2.
海宁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全面实施项目归口管理,推行直接督导下短化管理(DOTS).现将海宁市肺结核专科门诊近4个月的X线胸片及门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X线胸片检查在肺结核发现与诊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了解海宁市医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受照剂量,从而评价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水平。方法 采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年海宁市医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剂量监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全市84名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14mSv/a;全市32间X机房防护性能监测数据显示,市级医疗机构平均剂量率值小于镇、街道卫生院平均剂量率值。结论 根据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规定剂量的限值,本市医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水平均符合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海宁市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我国大陆第1个核电站——秦山核电站1期工程并网发电已经整整10年了秦山核电2期、3期分别于2002年5月~2003年6月期间投入商业运行。为进一步掌握海宁市环境7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基础资料,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辐射防护所的支持下,于2002年8月~2002年11月进行了海宁市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肺部是人体许多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扩散转移到达的好发脏器 ,据统计约有 3 0 %的恶性肿瘤可通过血行、淋巴道或直接播散转移至肺脏。为提高对肺转移瘤的认识 ,本文收集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拍摄胸片的 3 7例原发癌瘤经病理 ( 18例 )、细胞学 ( 3例 )或CT、MRI、特殊造影检查 ( 16例 )等确诊的肺转移瘤资料进行动态观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病理1 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3例。男女比例为1:0 5 4 ,男性多于女性。本组中年龄最小者 3 0岁 ,最大者82岁 ,其中 5 0~ 69…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宁市2009年度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分布规律,明确职业危害因素治理的重点。方法:对海宁市2009年职业病网络监测报告系统,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市2009年度66份作业场所监测报告资料显示,全市作业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及苯系物、甲醛、二甲基甲酰胺、硫化氢、锰及化合物等化学性职业危害。结论: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根据不同企业特点,正确识别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性,重点开展对噪声、粉尘、苯系物等职业危害因素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X射线诊断是当今医学诊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它在给人们提供疾病诊断的同时 ,也给受检者和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危险性———致癌和引起遗传缺陷。据联合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统计 ,全世界公众所受人工辐射的照射 ,绝大部分来源于医疗照射 ,特别是X射线照射。基于人类对辐射危害认识的深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放射生物学所取得的成就 ,强化了放射工作人员的医学监督、X射线诊断设备的质量控制和受检者的防护等工作。本人从工作实际出发 ,通过 1999年嘉兴市医用X线诊断放射卫生及影像质量保证试点工作的实践 ,就目前预防性体检受检者的X…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放射科医师个人剂量当量,评价与分析放射防护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放射科诊断工作人员X射线诊断接诊人次、诊断环境有无不合格监测点、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人员与传统放射诊断人员TLD值比较等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放射诊断工作人员X射线诊断接诊人次与其TLD值无相关性(r=0.066),诊断环境有无不合格监测点其放射科医师的TLD值比较两者有非常显著差异(t=2.45,P<0.01),CT诊断人员与传统放射诊断人员TLD值比较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t=1.671,P>0.05).结论本文认为影响放射科医师个人剂量当量的主要因素是放射防护设施,加强放射卫生预防性监督、监测是减少放射科医师X射线受照剂量的关键;X线诊断接诊人次量估算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方法似不够妥善,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TLD元件开展个人射线剂量当量监测为宜,以正确评价放射诊断工作人员X射线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医用诊断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的大小 ,探讨其职业外照射主要受照因素 ,加强医用诊断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工作。方法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X射线诊断工作量、放射防护监测有无不合格点、放射科医师的放龄长短等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医疗机构有无不合格医用诊断X线机放射科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值有非常显著差异(t=2.45,P<0.01) ,其余相关因素无显著意义。结论在一定的X射线诊断接诊量限值内影响放射科医师个人剂量当量的主要因素是放射防护设施 ,应引起我们在放射防护工作中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了解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能力建设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开拓新思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2009年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截止2009年底,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编人员6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8人,占95.1%;机构人员综合素质平均得分为6.91分;人平均服务面积11.98km2,服务人口(包含流动人口)为14 688人。2009年总经费投入为1 228万元,其中专项工作经费382万元,专项设备购置经费182万元,平均人头经费为11.69万元;人均工作用房达82M2,实验室仪器装备基本设备种类达标率为90%,基本检验检测能力项目达标为90.5%。结论:近年来,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人员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疾控队伍越来越年轻化,学历层次逐年提高,有职称人员的比例增大,人力综合素质评分较为乐观,机构人员综合素质平均得分达到6.91分。同时政府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并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中心的能力建设得到了加强,基本达到了卫生部《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县市级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