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特种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基于U-Net网络深度学习的方法, 实现在放疗临床中低能锥形束CT(CBCT)图像转换成高能CBCT图像, 以期提供双能CBCT成像图像基础且降低辐射剂量。方法利用放疗机载CBCT设备采集CIRS电子密度模体和CIRS头部体模在80和140 kV能量下的CBCT图像数据, 数据集按10∶1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U-Net网络从低能量(80 kV)CBCT图像预测高能量(140 kV)下CBCT图像。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结构相似度指数(SSIM)、信噪比(SNR)和峰值信号噪声比(PSNR)4种度量指标, 定量评价预测高能CBCT图像。结果预测高能图像与真实高能图像之间总体结构差异较小(SSIM:0.993 ±0.003)。预测高能图像噪声较低(SNR:15.33±4.06), 但组织间分辨力有损失。预测高能图像比真实高能图像平均CT值偏低, 在低密度组织中差异较小(<10 HU, P > 0.05), 而在高密度组织中差异大(< 21 HU, t = -7.92, P < 0.05)。结论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可以从低能CBCT图像获得结构相似度高的高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唐山市新生儿携带的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热点及其对听力的影响,为耳聋基因咨询及听力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并行听力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的新生儿共5 298例,听力筛查包括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采用博奥晶典生物芯片检测4个常见耳聋突变基因的15个位点,包括GJB2基因(c.35delG, c.176_191del16,c.235delC,c.299_300delA.c.109G>A)、GJB3基因(c.538 C>T)、SLC26A4基因(IVS7-2A>G, c.2168A>G, c.1975 G>C,c.2027 T>A,c.1226G>A,IVS15+5 G>A,c.1174A>T,c.1229C>T)、12srRNA基因(m.1555A>G)。结果 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4.41(234/5 298),为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组;未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的样本中随机选择2 404例,为非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组(对照组)。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组中GJB2、SLC26A4、GJB3、mtDNA12Sr...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双卵双胎和单卵双胎新生儿听力初筛结果,探讨其听力特点及相关因素。 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8月17日至2019年7月21日唐山市妇幼保健院NICU的120对双胞胎,共240人,根据受孕方式(体外受精胚胎植入、自然受孕)、孕检B超结果及新生儿的性别将其分为双卵双胎组和单卵双胎组,待生命体征平稳后,采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仪进行听力筛查,用SPSS 23.0软件统计初筛未通过率,探讨其听力特点及相关因素。 结果 240人中双卵双胎124人,未通过率37.10%(46/124);单卵双胎116人,未通过率31.90%(37/116)。两组的受孕方式及生产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双卵和单卵来源对双胎的听力初筛未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卵双胎多为体外受精胚胎植入,单卵双胎多为自然受孕;双卵双胎的剖宫产率高;新生儿的性别及出生体质量<1 500 g等因素对听力初筛结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