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共收治肱骨骨不连患者25例,均为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其中3例并发骨髓炎,6例合并不同程度肱骨骨缺损,骨缺损长度为3~6cm。骨不连病程8个月~5年。15例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10例采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进行肱骨固定并辅以自体骨植骨。结果术后25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6年2个月。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组中移植的腓骨段均与肱骨干形成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1个月;交锁髓内针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3.8个月。按Crates和Whittle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腓骨移植组:优9例,良4例,差2例;交锁髓内针组:优5例,良3例,差2例。结论应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辅以自体骨移植对硬化性肱骨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合并骨髓炎、大段骨缺损及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骨不连,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可一期进行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快速检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左氧氟沙星(Lfx)和莫西沙星(Mfx)耐药性的临床价值。 方法: 以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采用BACTEC MGIT 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及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的1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经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筛查,通过与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Lfx和Mfx耐药性的准确性。结果: 195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经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对Lfx和Mfx耐药率分别为46.15%(90/195)和48.72%(95/195);以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Lfx和Mfx耐药性的敏感度分别为95.56%(86/90)和95.79%(91/95),特异度分别为73.33%(77/105)和77.00%(77/100),一致率分别为83.59%(163/195)和86.15%(168/195),Kappa值分别为0.83和0.85。 结论: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Lfx和Mfx耐药的结果与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高度一致,适用于筛查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Lfx和Mfx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E)患者膜糖蛋白CD47、L-选择素及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s)表达的影响。方法 66例MODSE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33,给予常规治疗)及治疗组(n=3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 GH)。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14、28天取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CD47阳性率,ELISA和分光光度计法检测L-选择素及AOPPs浓度,并观察两组患者APACHEⅢ评分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CD47阳性率增高,AOPPs浓度、L-选择素水平及APACHEⅢ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47阳性率增高(P<0.05),AOPPs浓度降低,L-选择素水平下降,APACHEⅢ评分降低,病死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观察,与治疗后第3天比较,第14天CD47阳性率增高,AOPPs浓度降低,L-选择素水平下降,APACHEⅢ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第14天比较,第28天CD47阳性率增高,AOPPs浓度降低,L-选择素水平下降,APACHEⅢ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GH可增强MODSE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并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物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操作技巧和股骨距重建方法。方法对28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生物柄在股骨近端髓腔内的填充作用进行股骨距压迫复位和重建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在预定平面截断股骨颈,将股骨粗隆部骨折下移复位,利用二锥度生物柄股骨假体顺行击入实现股骨距压迫复位与固定。结果本组术后均获6~48个月(平均22.5个月)随访。28例术后均立即实现了髋臼及股骨柄的生物性压配与初始稳定,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均获骨性固定。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90.5±5.3)分,末次随访维持在(93.3±3.1)分。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截骨后股骨粗隆部骨折下移复位变成股骨颈骨折,通过二锥度股骨生物柄假体髓腔内顺行压迫复位与固定,可获得良好的股骨距重建与假体的初始稳定性,加长的股骨柄可增加股骨柄在髓腔内固定范围并可弥补股骨距对假体支撑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严重膝关节间隙狭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截骨及软组织松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2年8月,15例膝关节病变伴严重膝关节间隙狭窄患者17膝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2岁(51~76岁).膝关节骨关节炎8例9膝,类风湿关节炎6例7膝,创伤性膝关节炎1例1膝.双膝2例,单膝13例.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85.5°±2.5°),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为(35.2±9.8)分,功能评分(39.3±9.5)分.股骨及胫骨首次截骨后根据关节间隙狭窄程度采取不同的软组织松解法以扩大关节间隙,并综合判断是否需再次增加截骨.结果 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3年.术后KSS 临床评分为(83.7±6.8)分,功能评分(83.1±9.5)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5.5°±16.0°),无感染及侧副韧带损伤.结论 正确的软组织松解是膝关节间隙狭窄扩大的主要手段,直视下后关节囊软组织的有效松解可避免过量截骨并获得满意的换膝间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8例急诊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FTS处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C-反应蛋白(CRP)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应用FTS,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素高捷疗眼膏对治疗角膜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疗效观察的方法.结果素高捷疗眼膏无论在组织学上、组织化学上治疗刺伤、酸碱灼伤的角膜病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田琦  冯国旗 《健康必读》2008,7(3):102-103
护师身居临床一线,不仅是各种药物治疗的使用者,而且是用药前后的监护人。因此,护师在合理用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配合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充分发挥护师在合理用药中的监督作用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护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药学基础理论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在执行医嘱前,能做到了解病情,明确医嘱目的,掌握药理作用和配伍禁忌,熟悉药品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及防治。这样执行医嘱时,才能准确无误,主动灵活,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护师还担负着监督和复查用药医嘱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柄体在伴有股骨头颈短缩的髋臼内陷中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0例(12髋)的髋臼内陷症患者,男5例(6髋),女5例(6髋);年龄42.5~67.5(51.6±3.0)岁。髋臼全部采用生物型假体陶瓷内衬,股骨头采用全陶瓷头。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切口,术后每年随访1次,置换术后行X线片检查评估假体柄位置,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10例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8~48(33.0±3.5)个月。术中、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及骨折并发症发生。10例(12髋)术后均立即实现了髋臼及股骨柄的生物性压配。术后3个月X线片上均获广泛性骨长入,均可达到骨性固定,无松动和再次内陷发生。髋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45.8±7.5)°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90.0±6.5)°,其中屈曲增加至(89.0±6.0)°,外展增加至(35.5±7.3)°,内旋增加至(31.8±6.6)°,外旋增加至(32.6±5.2)°。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45.7±7.5改善至末次随访91.5±8.5(t=144.832,P0.05)。结论:结合髋臼处理方法,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柄体在治疗伴有股骨头颈短缩的髋臼内陷症多合并严重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的患者中,可得到良好压配和保留更多骨质,术中需精细进行髋臼重建和软组织分层松解,术后中短期随访效果安全、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侧方移位失稳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7例(20膝)成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膝关节侧方移位失稳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男6例(8膝),女11例(12膝);年龄60~75岁,平均67.82岁。左侧10例(12膝),右侧7例(8膝)。17例(20膝)均表现为股骨远端关节面相对胫骨平台向内侧水平移位,侧方移位距离平均(12.05±2.31 mm)(0.9~15 mm),其中5例(5膝)侧位X线片上还呈现股骨远端关节面向后移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50个月,平均31.54个月。KSS临床评分从术前平均(33.31±12.50)分(9~4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88.72±6.55)分(82~95分),KSS功能评分从术前平均(36.25±9.58分)(28~4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85.80±6.38)分(79~91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69.45°±28.80°(41°~98°)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03.55°±13.18°(90°~120°)。本组病例无深部感染、血栓形成、膝关节不稳、假体松动及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侧方移位失稳的膝关节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时应对膝关节侧副韧带结构与功能状况进行准确评估,有针对性的软组织平衡技术以及正确选择假体限制级别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