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揭阳市2003~2004年糕点食品卫生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揭阳市市售糕点食品卫生质量,为制订相应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4年从揭阳市市区随机抽取及送检的裱花蛋糕、面包、饼三类糕点食品按照GB4789.1~3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微生物质量指标检测。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糕点食品308份,总超标率为25.00%,其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霉菌计数超标率分别为10.06%、9.74%、19.16%,均未检出致病菌。霉菌计数的超标率高于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均P<0.01)。结论揭阳市糕点食品卫生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对糕点食品市场的监督和监测,以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45种食品中硼含量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常见食品中硼的含量,并分析食品中是否添加禁用防腐剂硼酸或硼砂。方法样品灰化后,用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硼的含量。结果检测了3类45种样品中硼的含量,动物性食品硼含量范围0.26~0.75mg/kg;植物性食品硼含量范围较大0.31~21.83mg/kg;腌、炸类食品硼含量在0.61~5.29mg/kg之间。结论 45种食品均含有一定的硼,其中黄豆、葡萄干、绿豆等食品中硼含量较高,动物性食品硼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硼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卫廷 《职业与健康》2010,26(3):335-338
在自然界中,硼的存在形式主要有3种,即硼酸、硼酸盐及其与钠、镁、钙形成的络合物。在岩石、土壤、水和大气中都含有不同量的硼,其中海水中硼较高,平均浓度可达4.6mg/L。硼作为一种化学元素是植物生长中所必需元素,参与植物体内的物质同化及运转、细胞分裂等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气相色谱法测定蒸馏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并用于样品的检测。方法参照国家标准方法,应用GDX-102填充柱,优化色谱条件。结果改良后的方法分离效果好,甲醇、异丁醇、异戊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3.3%、4.2%。将该法用于蒸馏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0%、85.0%、93.3%。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好,适合于分析甲醇和杂醇油。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对揭阳市榕城区19家医疗单位25台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情况进行调查与监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揭阳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认知水平、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现场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问卷调查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认知水平和影响手卫生执行因素及改进措施。结果医护人员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和直接接触病人前洗手执行率为36.76%和29.5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x2=15.32,P=0.001),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x2=8.95,P=0.002)以及医疗护理前、后(x2=9.63,P=0.001)的洗手执行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洗手方式以使用洗手液为主,占65.63%;干手方式以一次性纸巾擦干为主,占62.54%;医生使用白大褂擦手明显多于护士(x2=4.46,P=0.03);医护人员一次洗手超过30 s仅占14.98%;工作忙、经常洗手损伤皮肤是影响手部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知识掌握较好,但洗手执行率偏低。加强培训和完善洗手设施,提供快速手消毒剂等措施,使手卫生制度执行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制鞋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采样、检测和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主要接触限值》进行评价。结果南面喷漆车间工作场所苯浓度较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7.2~7.5 mg/m3,合格率为0,短时间接触限值(STEL)平均为10.6 mg/m3,合格率仅为52.8%;粘胶车间甲苯TWA全部超过国家卫生标准,STEL平均为270 mg/m3,合格率为0;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没有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制鞋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应加紧改善作业环境,控制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五金不锈钢餐具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提出防护对策与措施。 方法 对某五金不锈钢餐具生产企业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接触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符合率:噪声13.9%,振动83.3%,粉尘100%,丙酮100%;职业禁忌证检出率4.4%、疑似职业病检出率2.2%,主要分布在噪声、振动和粉尘作业岗位。 结论 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重点是噪声、振动与粉尘,企业需进一步更新生产工艺,加强防毒降噪减震措施及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电子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对某市电子企业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人员进行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 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系统工程分析、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结果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噪声24.2%,粉尘100.0%,毒物94.5%;职业健康检查检出职业禁忌证27例、疑似职业病患者6例,主要分布在噪声作业岗位;其他非职业性疾患以高血压、心电图异常为多,所占比例分别为15.2%和14.8%。 结论 金属加工切割过程中的噪声及清洗工艺中接触到的有机溶剂为该企业超标情况最严重、对工人危害最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需进一步改善防毒、降噪措施并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