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新生儿低剂量头颅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颅脑病变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成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组2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产生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盲法评判两组扫描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1)低剂量扫描组的CTDIw吸收剂量仅相当于常规剂量的34.9%;(2)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以较好为主,较常规剂量组稍差,但未出现不合格图像,不影响诊断。结论:采用120kV、70mAs左右的低剂量对新生儿进行头颅CT扫描,既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能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的剂量水平及分布情况,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RGD-3D热释光剂量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监测,职业类别包括诊断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牙科放射学、放射治疗、工业应用等,采用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个人监测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汇总统计。结果 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73 mSv/a,所有监测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小于年剂量限值20 mSv,集体有效剂量为0.570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以介入放射学(0.375 mSv/a)稍高,其次为核医学(0.316 mSv/a),人数最多的诊断放射学为0.271 mSv/a,其余职业类别年有效剂量值均在较低水平;不同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相差不大,人均年有效剂量海安县(0.418 mSv/a)较其他地区稍高;二甲医院以下医疗单位监测剂量值(0.361 mSv/a)要高于二甲医院及以上医疗单位(0.182 mSv/a)和工业企业(0.143 mSv/a)。结论 2016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工作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3.
4.
热释光剂量测量中的误差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热释光剂量测定法(简写为TLD)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可以用于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也可用于环境监测等其它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南通市放射单位不同年份和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的剂量水平及分布情况,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预防放射性职业病的发生。方法 按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每季度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剂量监测,职业类别包括诊断放射学(2A)、介入放射学(2E)、核医学(2C)、牙科放射学(2B)、放射治疗(2D)、工业辐照(3A)、工业探伤(3B)等,使用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个人监测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结果 4年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6 465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8 mSv/a,年有效剂量低于探测下限MDL组的有654人次,占10.12%;年有效剂量位于MDL~1mSv组的有5 619人次,占86.91%;4年集体有效剂量共为1.83 Sv,其中MDL~1mSv组集体有效剂量共为1.46 Sv。核医学人均年有效剂量0.56 mSv /a,高于其他职业类别监测结果,介入放射学0.44 mSv/a,放射治疗最低,为0.21 mSv/a,诊断放射学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7 mSv /a,对集体有效剂量贡献最大。结论 根据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所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均远低于剂量限值20 mSv,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处于安全、稳定状态,辐射防护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某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8年外照射个人剂量以及职业健康状况,为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个人剂量采用热释光剂量计LiF(Mg,Cu,P),体检资料采用省级行政部门认可的机构。结果 8年间该医院核医学科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92人次(普放科515人次)。该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值均高于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核医学科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3~0.94 mSv,普放科室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10~0.51 m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8年间该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人均值均低于管理目标值(5 mSv/年),明显高于普放科室人均剂量,放射人员健康状况良好,核医学科仍是医院需重点加强放射防护的部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放射性核素与射线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辐射场所的剂量水平也越来越为人们重视。个人剂量监测和辐射场所监测是放射防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现将1999-2004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及防护监测、体检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兔颅脑螺旋CT扫描吸收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螺旋CT在兔颅脑进行低剂量扫描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为新生儿颅脑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水体模的同一层面,用120 kV,分别作1.0和1.5两种螺距,3 mm层厚的200、110、70 mAs扫描.在每幅图像的相同位置测5个兴趣区,作CT值的均匀性和噪声水平比较;选用15只健康成年兔,用扫描参数120 kV、3 mm层厚、FOV115,1.0和1.5两种螺距在同一范围作200、110、70 mAs三种不同剂量的螺旋扫描.由4名CT医生盲法评价兔脑CT图像,按优、良、差三个等级评判每一幅图像.结果:CT图像的均匀性随CT扫描剂量减少而变差,图像噪声水平随CT扫描剂量减少而增高.对螺距1.0,200、110、70 mAs及螺距1.5,200、110 mAs五组扫描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兔颅脑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降低兔在接受颅脑CT检查时的放射辐射.  相似文献   
9.
对南通市区90台医用诊断X线机放射防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66.7%的X线机机房面积不足,尤其是容量≤100mA的X线机;②机房门窗防护设施不完善分别占41.3%和52.4%;③卧透检查中54.5%的X线机防护区测试平面监测点不能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超标点主要发生在诊视床缘上方铅挂帘两侧。文中分析了发生超标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其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南通市农村饮水卫生与水性疾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南通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现况,为改善水质,减少水性疾病、保障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通农村开展水源类型,水质消毒等调查,对水质进行抽样检测,开展水性疾病调查。结果南通农村有75.8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输水管道漏水比例高,地表污染严重,大多数井水不进行消毒,饮水中细菌总教,大肠菌群、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超标严重。结论南通农村居民饮用水污染严重,加强“三废”处理,改善水源周围卫生环境,增设水质消毒设施,加强输水管网卫生管理,减少水性疾病,是当前南通农村改水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